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山间的草木充满了红黄绿的层次美感。
天气乍暖还寒,当和煦的春风拂过脸庞,不免会有种“好春光不如梦一场”的恍惚感。
“小唐,你咋还在这打猪草哩?”老刘村长对着正在田间专心打猪草的唐明大喊道。
唐明心想,我不打猪草还能干嘛,小爷我指着这窝小猪崽打个翻身仗呢!
唐明的计划是一年内,把前几天母猪刚下的十二只小猪崽养肥后卖了。
然后用卖猪的钱买几头母牛,靠着前世掌握的养牛技术,好好经营,等母牛生小牛崽,扩大规模,母牛又生小牛,母牛生的牛,又再生母牛……
之所以选牛,是因为这方圆几十里就数牛卖得最好,从不担心销路。
最后,自己再拿着这些卖牛的钱放债,拿其中的三分之二买田地和宅院,剩下的三分之一娶几房婆姨,再买几个仆人,然后,生活乐无边……
唐明心里这么想,但嘴上还是耐心的对村长解释道:
“村长,最近家里的母猪下崽了,猪食缺的紧,这不趁着天气好,下地多打点猪草嘛!村长您是有什么事吗?”
“哎呀,我说小唐啊,你没听说求真宗最近要选拔弟子的事吗?”老刘村长一脸焦急的问道。
“求真宗最近要选拔弟子?”唐明疑问道,据唐明所知求真宗应该是离他们最近的修仙宗门了。
“是啊!我没记错的话你今年应该是十五岁吧。听说求真宗选拔弟子对年龄是有要求的,不能超过十六岁。”村长说道。
“求真宗可不是年年都有选拔弟子的,趁着你现在年龄没超标还不前去试试?”
见唐明好像没啥反应,老刘村长接着说道。
要说这老刘村长真的是一位热心肠的汉子。
唐明莫名其妙魂穿到这方世界,一出场就是个孤儿。
除了一间茅草房,半亩薄田和一头母猪,说是家徒四壁也毫不夸张。
来这大半年了,要是没有这位老刘村长的照拂,说不定都要去乞讨了。
“我去了,家里的小猪崽……”唐明正要往下说。
“哎呦,我的小唐啊,你就安心的去参加选拔吧,你家的小猪崽我让我家婆姨帮你照看着,这么好的机会要是错过了,以后都没地儿后悔。”
老刘村长一脸焦急的喊道。村长表现的这么热心,心善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很看好唐明,在他看来这唐明不仅人长得俊,关键是还能断文识字,偶尔还能陪他喝酒听他唠嗑吹牛皮。
特别是这大半年来,唐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仅嘴变甜了,人也变得特别勤快。
如今唐明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在老刘心中,早已将其视为自家上门女婿的不二人选。
只是令老刘苦恼的是他婆姨似乎不这么想,她觉得唐明细皮嫩肉的,干起农活来肯定不靠谱。
她更看重村西头老王家壮的跟头牛似的王小鱼,那一身腱子肉,看着就带劲,而且王小鱼可是带着光环的。
据说有一次老王带着王小鱼去自家田里看牛犁地。王小鱼原本只是坐在田埂上看着牛耕地,看着看着,他居然嫌弃自家的牛犁地太慢。
这倒也没什么,过分的是,他居然二话不说,把老牛赶到一边,撸起袖子自己套上犁具下了田。
更丧心病狂的是他居然三下五除二把地犁完了。
这通操作,不仅把一旁的老王惊到了,更是把旁边的老牛吓傻了。
据说,从此以后他们家的牛因为担心失业被送上餐桌,居然成功焕发第二春,每次犁田都是又直又快又深,直把隔壁农田的几户人羡慕的不行。
而王小鱼经此一役,也一战成名,成功俘获村里大妈和不少未婚女子的芳心,这里面就包括老刘他婆姨。
对此老刘只能在心里暗骂自己婆姨眼皮子浅,光有一把子蛮力能顶啥用。
当然,老刘不知道的是,刚穿越过来的唐明,面对如此陌生而窘迫的环境,心里慌的一批。
不嘴甜不勤劳,他怕自己活不过一集。
“好吧,那我就去试试,谢谢村长!”唐明感激的答道。
“快上来,回去收拾一下,要准备出发了。”村长说道。
“咱们村村东头老李头家的李大壮、老钱家的钱有财,村西头老王家的王小鱼,还有我家的二丫都准备前去,你待会儿就跟他们一同前往,路上互相也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