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婶子好福气,两个孙儿如此优秀,就连孙女也是个知书达理的,方才,在来的路上,袁未还问小沙弥,他们寺庙除了香客供奉的香火,他们还种不种田地,田地产出多少,够不够他们吃?想我跟在夫君任上这么多年,才慢慢学会如何体察民情,没想到袁未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些了!”何氏说得真心实意,眼睛里再无任何犹疑,只余欣赏。
方婆子听着婶子两个字,心里就知道这事情十有八九妥了,要知道面前这位之前可是很客气地喊她老夫人。
方婆子笑着,道:“都是孩子自己争气,咱们老袁家都是些地里刨食的,不懂怎么教养孩子。
小的时候,袁旭他大爷爷给袁晓启蒙,我家袁旭就拉着袁未蹲在一边默默听,也不出声,他大爷爷看他们听得认真,就带着他们一起教了,后面他大爷爷学识有限教不了了,我们两家就一起送孙子上了学,那会子我们家家境不好,供一个都勉勉强强,袁未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后来我们家日子好过了些,我们就把家里孩子都送去上学,私塾的老先生说袁未读书认真很有天分,就连写字都比上过一年学的写得好,当时我和她爷都感叹她是个女儿身可惜了,她是怎么说来着?奶,没什么好可惜的,咱女人也能顶半边天。”
“当时,我只想着,臭丫头可真会说大话,这么多年,我就看她东折腾一下,西折腾一下,也不知怎么回事,还真是让她把家里的日子折腾地好起来了。”
“左右邻居都说她能干,可我自家的孙女自家知道,这女儿家的活路她是一点儿不会。你让她背个书那是卡蹦脆,你让她学个针线那是千难万难,写字的时候,小手怎么拐都行,做个衣服就成了四不像。现在家里有仆人了还好些,以前没有仆人的时候家里的家务活她都指使她两个弟弟干,也是叫我们给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