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连忙对袁绍劝谏道:
“主公,我军新败,已失锐气。
此时固守延津,屯兵官渡以逸待劳方为上策。
文丑将军渡河与曹操大战,倘若再次战败,我军可就被动了。”
袁绍最不喜欢听丧气话,对沮授道:
“就是尔等迁延日月,怠慢军心,才导致颜良大败!
给我退下!”
沮授被袁绍斥退,摇头叹息道:
“当进兵时犹豫不决,不该打的时候又派人前去送死。
主公如此,我就算有千般计谋,又能有什么用呢?
时耶?
命耶?
元皓兄,我恐怕救不了你了...”
沮授走后,刘备起身对袁绍拜道:
“兄长对愚弟的厚恩,备无以为报。
此番出战,吾愿与文丑将军同往。
助文丑将军破敌,以报兄长大恩。”
袁绍点点头,刘备这个小老弟自己没白疼,比曹操厚道多了,有事他是真上啊!
“那便由贤弟与文丑同掌大军,共破曹贼!”
“主公,此事不妥。”
袁绍话音刚落,文丑便说道:
“刘备二失徐州,被曹贼杀得丢盔弃甲、家破人亡,乃屡败之将。
这样的不祥之将,于军不利。
如果主公执意要他同往,某愿自领七万大军为前部,分刘备三万兵马为后部。”
文丑一点没给刘备面子,想说什么张口就来。
刘备脸上顿时露出尴尬之色,打人打脸、骂人揭短也不过如此了。
不过刘备也没辩解什么,他确实是屡次败在曹操手中,说是屡败之将倒也没错。
袁绍对刘备问道:
“贤弟,你的意思呢?”
“备谨遵兄长吩咐。”
“那你就带三万人,跟着文丑当后部吧。”
“唯。”
文丑率领七万大军先行,刘备率军三万紧随其后。
在行军途中,刘备又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
‘云长既然能破了颜良,文丑此去恐怕也凶多吉少。
折了一个颜良,袁绍还能容我。
若是文丑也败在二弟手中,我恐怕性命不保。
二弟,你下手可得轻点啊!
你知不知道,你就要坑死你大哥了?
还有...你为什么会帮曹操?
莫非你当真投曹了吗?
我现在究竟该怎么办?’
刘备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想到了刘协给自己的三个锦囊。
刘协说过,在刘备穷途末路之时打开锦囊,可救他性命。
之前刘备在徐州兵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就是凭着刘协的锦囊逃出生天。
如今他再次面临生死危机,是时候打开第二个锦囊了。
【皇叔,你打开这个锦囊,应该是在袁绍麾下吧?】
仅一句话,刘备便大惊失色。
陛下竟然知道自己的状态!
有救了!
【关羽、张飞二位将军被困徐州时,朕给他们的锦囊同样有脱身之法。
朕让翼德将军去汝南暂时落脚,至于云长,被曹操大军围困,根本无法突围。
朕只好是让他暂时投到曹操麾下,不过皇叔也不用担心。
云长为曹操效力的条件是‘降汉不降曹’,所以云长以后就是朕的臣子了,而不是曹操的臣子。
他为曹操效力,是暂时的。】
刘备看到这儿,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云长向陛下效忠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与云长岂不只剩下了兄弟之义,还能有主臣之情吗?
就算云长以后能回到自己身边,恐怕也会记挂着陛下。
刘备按捺住心头思绪,继续往下看。
【袁绍与曹操终有一战,其麾下大将颜良、文丑勇不可当,曹操若想得胜,当用云长。
皇叔打开这封信,恐怕是云长斩了颜良,袁绍对皇叔起了杀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