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是也是为了说明家里现在的经济情况,希望李渔能考虑到她的情况,最少能少花点钱,如果到时候真的要十万,也提前和大家打了预防针,肯定是要借钱的。
“反正要明年才会确定,钱也要明年才给。我这个工程干完,过年前还能结一笔,到交钱的时候还能凑不够十万。再说星雨能跟小鱼比吗?时代都不同了,现在的学生好卷。”
朱刚还知道卷这个词了。
“小姑,小姑父说得挺对的。时代不同了,现在农村想要考出来可比我那时难多了。好一点的学校,学习气氛、教师素质都不一样,花点钱能进好学校是挺划算的。”李渔笑着安慰李淑英。
然后又转头和朱星雨说话:“星雨,你想读哪个学校?”
朱星雨正在啃排骨,听到李渔的问题自然答道:“肯定是四中,我们班的同学、老师都说四中最好。”
四中就是他们这个片区里最好的学校。
李淑英见状又说道:“以前还可以说让努力考好一点,考得好自然就可以上好学校,现在国家搞这个摇号,不管好差都看运气,也是麻烦。”
真的是靠运气吗?肯定不是。
真正的好学生,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抢手的,学校之间也有竞争,都想抓住好苗子,如果真的全靠运气,那未免太玄学了一些。
李淑英不懂,但是朱刚显然是能想到一些的。
这就是打工人和老板的区别,打工人只要按照制度按部就班就行,但是老板往往都是在研究制度以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