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
去学校路上,小凤脑子里莫名其妙时不时冒出一团白光,挥之不去,让他很苦恼。
向红灵在家里玩了一个礼拜,周六,买了车票回深圳。郭美兰问她在深圳做什么,她只说在一家台资工厂做行政。
“行政是什么?”
“哎呀,说了你也不知道,就是打打电话收收文件,反正累不着。”
累不着就行,男人走得早,女儿心大,瞒着自己退学去深圳打工,一个女孩子独自在外,能容易?不要你赚很多钱,不要你光宗耀祖,走正道、平平安安就好。
这就是最朴实的所有天下父母心。
新学期第一天,有惊喜。
陆小凤竟然在班上见到了一个他以为再也见不到的人——徐斌。
徐斌坐在课桌上,正和唐学军聊得起劲。看到陆小凤进来,先是吃了一惊,接着大声说道:“这不是假四条眉毛吗?灵犀一指同学,咱们又见面啦。”
唐学军好奇问:“你认识他?”
快三年了,最后一次见徐斌是在乡卫生院,那会儿才六年级,后来听说徐斌摔坏了脑子,要休学治病,自那以后再没见过。
三年了,小凤虽然恨徐家父子,可能怎么样呢?只是这家伙不是脑子摔坏了吗?当初他爸徐建国还讹了美兰婶不少钱。脑子治好了?
徐斌得意道:“认识,咱们是小学同学,一天的小学同学。”
吴建超进教室。
徐斌从桌子上下来,主动打招呼。“你是吴建超吧?我叫徐斌,刚转学到咱们三三班。”
吴建超面无表情看了眼徐斌,“不认识。”
徐斌热脸贴冷屁股,摇摇说道:“以后就认识了啊。”
“再说。”
唐学军使眼色,徐斌退回自己座位。“陆小凤,你看我这里。”说时指了指自己额头边一个疤痕。
小凤回到自己座位,不咸不淡的说:“该赔的钱都赔了,还想怎样?”
徐斌漫不经心的说:“我啊?不想怎样?我想读书。像学军一样好好读书,哈哈!”
宋明月来了。
徐斌眼珠子定住,手拍了拍唐学军,“呃呃,这也是咱们同学吗?叫什么?”
唐学军“哼”的一声,“我劝你不要惹她,除非你爸是县长,可惜不是。”
徐斌不明白,“啥意思啊?”
唐学军没兴趣聊下去,“没意思,我只告诉你,她叫宋明月,她爸叫宋春来。”
徐斌小说嘀咕,“宋春来?”
陆小凤也是第一回听说宋明月爸爸的名字——宋春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宋春归,宋春来?
宋明月似乎习惯了被人指指点点,既不在意也不搭理,径自坐到自己位子上,拿出一本书饶有兴致的看起来。
上学期第一天,唐学军一巴掌让陆小凤整个学期留下阴影,虽然傅老师找他谈过几次,仍旧有道坎,等着自己迈过去。倒是那巴掌后,唐学军再也没找过他的麻烦。
又是新学期第一天,徐斌回来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新学期又有四名学生没来,三三班剩下四十八人。进入初三,一切以中考为目标。这一届学生苗子不错,学校也准备冲刺一把,争取明年多分来几个老师,财政和教委多些拨款。
经历计划生育时代,再逐渐放松,改革开放渐显成效,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大地即将迎来一波入学高峰。据说金沙河中学要扩招了,老校长毛祖国到了退休年纪,新校长将有机会一展宏图。
傅新鼎任副校长五年了,毛校长有意推荐他接任,手中的筹码不多,这届中考就是其中最重的一份。
毛校长的意思是傅新鼎把三班班主任卸了,一心扑毕业班教学。傅新鼎没答应,反正最后一年了。即便空降一个新校长,他无悔。
他把所有精力放到教学上,不管自己带的三班,还是一班二班,都鞠躬尽瘁。不是一定非得当这个校长,但他知道,目前的大环境下,只有他的副校长转正了,接下来一揽子规划才有可能提上日程,有可能变成现实。
偏远乡村中学想要破茧成蝶,或是脱颖而出太难了,除非与国家命运、与大势相辅相成,否则永远是地主家的小儿子,这就是现实。
初三了,九点钟下课的晚自习不用老师敦促,大部分学生自动“加班”,十点甚至十一点后才结束。
正常晚自习下课铃声一响,小凤起身去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