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大概十来分钟,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走了过来,接过田守业递出的条子看了一眼收进口袋,就让爷俩跟着进大院了。
到了办公室后,韩主任才开口问道:“你们想做什么生意的?要多大的门面?”
这一张嘴可把田守业吓一跳,本以为是租个房子做菜的,咋升级到门面了呢?
“主任伯伯,我们是想卖龙虾、卤肉、这些熟食和开大排档烧烤的。”田小莉赶紧说道。
这韩主任对大排档可没什么概念,经过田小莉一番解释,终于明白了。就是要门前宽敞的房子做店铺呗,越宽敞越好。
“那些准备承包的商铺里面,还真没有适合你们的地方,倒是地毯厂前排的那块空地有可能适合的,我找个人带你们去看看,有问题我们再来解决。”这韩主任倒是个不拖泥带水的人。
一个干事模样的人带着爷俩去的,到了地方一看,乖乖,这可是后世的CBD啊。田小莉简直想尖叫。
不知道前期地毯厂的地规划失误,还是后来的路打弯了,这块地就在地毯厂的围墙外面,纵深距离围墙差不多二十米,横向得有六十米,妥妥的两亩多的土地啊。
记得前世这块地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被和地毯厂一起围起来做停车场的,毕竟距离鱼市,批发市场都近,一直到零几年,市中心从车站开始外扩,老政府附近太过拥挤,就把中心挪到这块地方来了,停车场上盖起了地标性建筑。
要是能拿到这块地,以后谁还不是一个拆二代啊,再有野心一点儿,CBD都有可能自己开发了。
现在这块地看着距离县医院要步行十来分钟的路程,也不是居民集中区,但是架不住离批发市场和鱼市近啊,周围的工厂家属院也多。先把地圈起来,咱自己发展闹市区。
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路对面就是派出所,也不怕有人来闹事儿。
田守业对着这块地,现在还没有什么想法,但是田小莉那么坚定的说可以要,也就本着羊毛不薅白不薅的心态没反对。
当田守业问韩主任这块地以什么样的方式使用的时候,韩主任没正面回答,只是说,这些当初遗留的边角料地,政府没统一管理前,谁要是盖了房子,也不能让人家扒了呀。
这爷俩都不是傻子,瞬间就明白了,谢过了韩主任就准备回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田小莉又跑了回来,对着韩主任说道:“主任伯伯,这盖了房子的土地最好还是办证是吧?”
韩主任吃惊了一下,现在的人对于产权,对于土地盖房子办证都还没有意识。只有那些国有资产才有证件或是证明啥的。
一个小丫头居然能想到这种层面,眼界可是不得了啊。
向田小莉竖了竖大拇指,韩主任说道,等盖好了来找他就行。
为免夜长梦多,田守业吃完饭就去姐姐田守英那了,姐夫李元启有头毛驴,平时帮人家从砖窑厂拉砖,说好让姐夫去定一百方的砖,明天开始送去
又去找了弟弟田守田,让他等砖到后带着小工去砌墙,说好了是帮别人家盖的,按市面上正常价格结算工钱,弟媳薛玲玲的脸色才算好一些。着急分家就是为了摆脱大伯哥一家,可不想再被沾上了。
对这个势利眼的弟媳妇,田守业不想让弟弟和老娘为难,一般都是躲着的。
可是若是找其他泥瓦匠干这活,又怕别人笑话他们兄弟不睦,徒惹老娘伤心,田守业自我PUA的模式从弟弟开始说这门亲就开始了。
晚上就着月光,田守业在晒谷场上教刘新宇骑自行车,这接下来的计划,刘新宇不会骑车可不行的,太耽误事了。
接下来用钱地方实在太多了,田小莉决定不能等房子建好了,明天就实施龙虾的第一次试卖,和爸爸约定好明天下午晚饭前去卖。
第二天田守业去送龙虾的时候买了需要的调料回来,田小莉将留下的二十斤龙虾和刘新宇一起处理好,捞出来控油。
田小莉可没干过大锅菜,为了怕调料不好把握,就分成了四份,炒了两种口味,一种蒜香的,一种麻辣的。
田守田用两个桶分口味将龙虾装在里面,上面盖了一层干净纱布,然后用一个高梁杆盖帘压着,再用棍子吊在后座上,田小莉坐在自行车前大梁上,就这样开启了第一次试卖。
第一站当然就是家属大院门口了。
警卫已经认识田小莉了,通报了一声就让田小莉直接进去了。
赵老爷子没在家,和陈嫂说一声,田小莉就将带来的龙虾倒在赵家的盘子里直接走了。
谁知道没走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