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镇地处青州府的边界,只有一条官道通往外界,出了青州府就到了明武帝朝下属的大夏王朝,大夏王朝作为明武帝朝的附属国,在版图上紧紧依存于明武帝朝的一侧,大夏的另一侧则是大梁王朝,不过大梁王朝并不属于明武帝朝,而是至秦帝朝的附属国 。
此时平坦的官路上,有一道白衣身影静静的走着,正是刚出青阳镇的李朝露,他原本的打算是出了青州后,横穿大夏王朝,然后到明武帝朝都城走上一走,最后再去书院报到。
自打出了青阳镇,李朝露便见到了些不一样的风景,不论是官道两侧的驿站,还是相隔数里便能见到一次的茶酒铺子,一切都新奇许多,要知道整个青阳镇也只有那一个小酒馆。
背着包裹的李朝露慢悠悠的走在官道上,偶尔遇见小队骑卒在官道上纵马疾驰,要是在青阳镇一年到头能看见一次军士那都是不容易的。兴许是走累了,便坐在了一个小茶摊上。
见他坐下,一个头戴麻布帽子,肩搭着抹布的小厮走上前来问道:“客官,你要点什么?”
“一壶清茶,有特色的糕点上一盘。”李朝露道。
小二应了一声,不一会儿就将茶水糕点端了上来,道:“客官,你这是外出游玩?”
李朝露回道:“没有来过大夏,想着来此处游玩一番,长长见识。”
“原来如此,我说客官的口音有些不同,想来不是本地人,我们大夏值得游玩的地方很多,不过······”
李朝露见小二有些犹豫,便给小二也倒了杯茶,表示刚到此地有些注意事项还是需要小二提点一番的。
小二犹豫了一下看了四周,发现并没有几个顾客,既然不忙索性坐下来说一番。喝了口茶水,小心的提醒道:“客官,最近大夏边境不太平,你外出需小心,虽然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但是小的常年在这官道旁,今年来往的兵爷较往年多了许多,想来是有些问题。”
店小二常年居住此地,往往对于一些细微的变化是相当敏锐的。
李朝露听完了之后道了一声谢。
又向小二问了问附近有什么值得游玩的地方或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这小二知道的不知道的说了一大堆,直到有人喊他,这才罢了,和李朝露打了个招呼便去忙了。
至于他所说大夏的内容,李朝露都和自己在书中读到的一一印证,发现并无太大的出入,之前薛礼早和他说过了大夏这个地方,在薛礼口中大夏的这位皇帝向来勤政爱民,但是心比天高,对于大夏向明武朝贡一事多有微词,隐约有了当年大燕王朝的影子。对于薛礼说的他是自然是相信的,毕竟整个明武后面背靠的就是书院,甚至明武帝朝储君的确立也有书院的影子。可想其消息的准确纵是明武内部官员也稍有不如。
自打开始修行,李朝露更加明白了修士的强大,平常两国相争,表面上是双方靠人命去堆,但是当人命决不出胜负,或者有一方不想和你玩所谓的人命游戏,打破规则动用了修士,只怕大夏又是另一个大燕。要知道大夏作为附属国存在高阶修士的几率微乎及微,明武不会放任大夏得到修士的支持。如果大夏皇帝有了开战的念头,那么还没开始,结局便早已注定了。
吃喝完李朝露唤来了小二结账,结完账的他一脸肉疼的捂着胸口,走出了茶摊,心道:“话本中的游侠在快意恩仇的时候,是不是也要考虑自己的荷包呢?饿着肚子高喊行侠仗义,是不是还有底气呢?”
此时的他想的不再是去哪游历,而是盘算着怎样省钱,能安稳的到书院,之前在青阳镇的时候积攒下的银两,原以为差不多够了,一出来才发现外面的物价有些稍贵,而自己的路还很远。
继续赶路,过了大约一个多时辰,李朝露的后面传来了一声“哞!”的叫声,他转身只见一个身长九尺有余,身穿青色儒袍,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壮汉,坐在牛车上一手持鞭一手驾车,威风凛凛的奔袭而来。若是将儒袍换做锁子甲,牛车换为战车,妥妥的一员绝世猛将。
当牛车快奔袭要到李朝露的面前时,壮汉勒住缰绳牛车高喝一声,老牛应声而停。卷起的尘土使得李朝露颇为狼狈。
只见壮汉翻身下车,大步走到他面前道:“这位兄台,没有惊扰到你吧。”
李朝露回道:“不妨事!”
“我观兄台气质斐然,一身书卷气,想来和我一样饱读诗书,不知要去往何处。”壮汉中气十足的说道。
一句一样饱读诗书差点闪了李朝露这个明心境大高手的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