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此时已经疯狂的盛京城,此时的平壤城,一如以往的迎来了一个平静的清晨。
经过一夜的修炼,李朝露睁开了双眼,只觉腹中的气机稍稍壮大了一丝,虽不多但依然在稳步提升,修行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
这一夜用打坐代替了睡眠,李朝露倒是不感觉有什么疲惫,闲来无事的他也不由得规划下行程了,按照原本的打算外出游历最多三年,便要到书院报道,但是按照现在的进度来说恐怕是来不及了。
“看来要准备离开了!”李朝露嘀咕道。
有了打算的他计划再待一日,便要启程出发,此时趁着天气尚好,便打算再去城中逛逛。
李朝露缓缓地走下了楼,依旧如往常一般一身白衣,修士也是有许多便利之处,起码不换衣服也能保持干净,要不然行走江湖,没听过那位修士还要去拎着木盆洗衣服,那岂不是太接地气了。
此时的客栈由于时候尚早,还没有什么人气,只有掌柜的拿着抹布在擦着桌椅,看见李朝露下楼便主动打招呼道:‘“李公子休息得如何?”
李朝露回道:“挺好的,今日打算再去城中逛逛。”
掌柜的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笑着说道:“昨日我家那口子+和船老大订下了一条草鱼,今日送来一看足足有十斤上下,晚上早些回来,尝尝我的手艺。”
“那再好不过了。”回了一声的李朝露便走了出去。
可能是客栈地处偏僻的原因,待到李朝露走到坊市,此时的坊市早已热闹了起来。与往来成群结队的人不同,他独自一人穿梭在人群中,虽然此时街道拥挤,但他依然慢悠悠的走着,整个人融入到了人潮中。
走走停停半日间也算是看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新鲜事物,各种各样的小吃更是让李朝露不禁食指大动,直到吃不下,方才从坊市中离去。平壤城内有着一条河,河不算宽,但是很热闹,有不少商贩在河边摆摊,甚至于河上的小船都不乏有人叫卖。
此时闲来无事的李朝露不知不觉的走到了一座拱桥上,整座桥不过三丈余长,整体是由青石搭建,看起来有了些年头,不过倒也还算结实,桥的两端是街道,桥下是流水,桥上是行人,站在桥上的李朝露向远处望见,看着来往的人群,只感到一阵人间烟火气。看了一会似是发现了什么,便走了过去。
此时距离拱桥大约百步不到的位置,有着一家书店耸立在河边,书店共两层,店面不大,看起来倒是有些年头了,店门口来来往往不乏买书的人。李朝露走近一看,只见店门口上高挂着一块纯木的牌匾,这块牌匾并没有像其他店铺一般刷上油漆,也没有任何装饰,只是在一块寻常木板上写着两个字“识知”。
店名正如读书需先识字,后知意一般,这也让李朝露多了几分兴趣,不由自主的便走上门去,刚进书店便有一书童打扮的男子迎了上来,先是对李朝露行了一礼,便问道:“公子是买书还是借阅,若是买书,每本书下都有书签标识着价格,若是借阅,只需按照书价支付押金,然后以每日两文支付租借费用便可,不过若是所借书籍有损坏或遗失,导致无法退还,那便只能扣掉押金了。”
李朝露粗略地看了一眼,便对着书童回道:“我先随便看看!”
闻言书童也没了兴致,只当又是一个过来闲逛的,便悻悻地走了。
对此李朝露并没有在意,而是逛了起来,书店不大,书倒是不少,书架鳞次栉比,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类的书籍,其中不限于各类学派,甚至有不少小说,地方野史等。
本来只是闲来逛一逛的李朝露,也没想到这家书店的书籍竟然涉猎极广,倒还真让他发现几本孤本,以他的学识来说很少有他没有读过的书,不仅对此也是感到了意外,不禁喃喃道:“不知是何人的书店,倒是有趣!”
说罢,李朝露便立刻翻阅了起来。
书童看到李朝露既不买书也不借书,而是就地翻阅,虽然有些鄙夷,但倒也没有说什么,毕竟自家公子说过,店中的书不是随便翻翻便能读懂的,随意翻看可算不上读书,这种徒劳的行为便无需制止了。
看了不到半个时辰,李朝露已经翻阅到了五本书籍,对此书童更是有些嘲讽,一边整理着手中的书,一边小声嘀咕道:“这里每本书不下数万字,并且晦涩难懂,这么快这是读书还是吃书,装样子都装不好。”
对此已是修士的李朝露自是听的一清二楚的,不过他也没有反驳,毕竟他的举动在于常人看来甚至有些做作。看完了便随手将书原路放回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