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民俗传承录 > 第十三章 赊刀人

第十三章 赊刀人

2022年3月下旬,网上流出一段有关赊刀人的视频,视频中一位说着广东西部方言的人说,当地有人用车推着刀来卖,他正巧需要用刀,就去买,结果对方说两人有缘,刀只赊不卖。南方人问,为什么只赊不卖?

赊刀人留下谶语说:集团崩,坏人绝灭,好人含冤得雪,他就来收钱。南方人又问有没有具体的时间,收多少钱,结果赊刀人说今年腊月10余元,明年就收10元,过了明年不要钱。

也就是说,如果上面的谶语在今年年底实现了的话,一把刀就给十几元钱,到2023年实现给十元,如果过了2023年还没实现,那就是没应验,不要钱了。

关于时间的说法并没有出现在视频当中,赊刀人具体怎么说的我们也不得而知,虽然一段短的视频却让大家慌了神,难道这是有大事要发生了吗?

不管是什么事儿,这赊刀人的话为什么可以吸引这么多人的注意呢?赊刀人是谁?他们的话可信吗?

中国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姜子牙谋略定乾坤,赊刀人铁口断未来。

这赊刀人竟然可以和姜子牙相提并论,看来赊刀人的本事肯定不小,在老百姓的心里,也是很有威信的。

那么,赊刀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从表面上看,赊刀人就是一群卖刀具的小贩,卖的产品大多是铁质的菜刀、剪刀,有的时候也有一些锅碗瓢盆之类的,他们和开店卖东西的人不一样,常常是随身带着一些要卖的刀具走街串巷。

而且说卖又不卖,只赊不卖,也就是说,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给人留下几句谶语,像预言似的,之后如果谶语灵验了,他再回来收钱。这么一来,就给这个职业带来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赊刀人为什么能有铁口断未来的本事呢?

这也是有原因的。据说他们是鬼谷子的后代。

鬼谷子姓王名诩,别名禅,是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他是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也是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 精通百家学问, 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可以说,鬼谷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东周列国志》中曾描写说:其人通天彻地,精通百家,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异引,平地飞升。

所以2000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又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则是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

像历史上名气很大的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白起、李牧、毛遂等等,都是鬼谷子的学生。

再回到赊刀人,如果他们真的是鬼谷子的后代,那可就不一般了。据说赊刀人最早是在宋代出现的,当时百姓们称他们为“卜卖”。

他们卖东西总是先做出占卜,如果做出的占卜没有变成现实,那么他们就不会来收钱。而且他们和说话模棱两可的算命先生还不一样,他们给出的信息大多比较直接,比如说米价涨到多少或者跌到多少,都是实数儿。

有关赊刀人最早的报道是清朝光绪年间《申报》讲述的故事。文章的大概意思是,咸丰辛酉年,浙江奉化县来了一位用船载着刀来卖的人,他来到人多的地方就把船靠岸。

把刀拿出来摆上,等有人过来买的时候,他就说他的刀只赊不卖,只是说等到大米的价格从80文跌到18文的时候,他再过来收钱,围观的人听完就笑他是个傻子。

结果到了光绪登基之后,实施改革,宁波的米价果然就掉到了18文钱。这个时候大家想起了之前那位赊刀人,大家开始琢磨,也开始相信那位赊刀人的话了。

之后呢,由于这个人的名气越来越大,惊动了官府,官府就派人去抓他,可是赊刀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日本鬼子侵华期间,也出现过一位神秘的赊刀人,据说当时赊刀人在村子里叫卖一个农夫来赊刀,而这个赊刀人给农夫留下的谶语竟然是鬼子被干掉的时候再来收钱。

一时之间,赊刀人的预言被广为流传,都传到日军的耳朵里了。可这一下就激怒了侵华日军,他们好几次进村追捕赊刀人,最终几个赊刀人都没有逃掉被带走了。虽然自知性命不保,赊刀人还是不改之前的那句谶语。那位赊刀人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