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来京城报仇的 > 第 66 章 京城报仇第六十六天

第 66 章 京城报仇第六十六天

记录不停。

应小满还在纳闷地问:“这些也有用?几天扫一次地也要记录在案?”

太过琐碎,谁也不知道哪些是有用的线索,哪些是废话。大理寺丞只答:“录下再说。”

当晚临睡前,义母和女儿嘀咕。

“大理寺不是人待的地方。你看这些官儿,一个个眼下青黑,没几个有精神,只怕都在日夜查案。七郎人瘦得厉害。得空你问问七郎,能不能挪个地儿,换处衙门当官?”

应小满想起七郎的承诺。

“他赶着八月中结案,八月底就可以跟咱们回老家给爹扫墓了。路上来回总要两个月,回家再待一阵,那段时间多吃多休息,叫七郎养养身子。”

义母赞同:“人年轻,休息一两个月总能恢复。但他手里的案子当真八月中能结案,八月底能跟咱们回老家?”

应小满也说不准。

她起身吹熄义母屋里的油灯,嘴里只说:“再等等他。”

——

审讯室日夜灯火通明。

大理寺丞肃然坐在案后,啪的一拍惊堂木。

“堂下老仆,如实召来。你家主人的旧宅,地下暗藏密道数条,纵横交错,你可知情?”

头发花白的布衣老仆跪在堂下,扯着嗓子高喊:“你说啥?”

大理寺丞喝道:“小声些说话!你家主人的旧宅,地下密道纵横交错,你可知情?”

“你说啥?!”

“密道!地下密道!!”

“你说啥?!”

“……”

一墙之隔,晏容时以木塞堵住铜管,坐回黑漆木长案后。

镇纸压住面前三大张供状,他逐字逐句细查。

五月里,河童巷这处空置的旧宅被晏八郎往外传递消息,事发当时便提审过一次老仆。

老仆一问三不知,最后无罪释放。

当时的提审卷宗上,同样记载着一溜排的“你说啥?”

结案语写道:“年纪既长,更兼聋瞎。查无可查,无罪释审。”

指节轻轻地点了点“聋瞎”二字。翻过应家母女的最新供状,逐字细看。

在应小满的许多口供当中,圈出几句对话。

“裙子都脏了。”

“待会儿继续扫。先出来喝药,我马上要出门了。”

“出门去哪?”

老仆清扫夹道的那个清晨,应小满端着药碗等在夹道口,两人之间的短短几句对话,分明有来有往。老仆即使聋瞎,也不是全聋全瞎。他听得见,看得见。

再次拔开木塞,铜管里传来的提审动静响彻石室,嗡嗡地回荡。

隔壁审讯室里,大理寺丞崩溃高喊:“你这老仆可识字?本官把问话写给你看!”

老仆中气十足地喊:“你说啥?!”

“识字!你可识字?!来人呐,把笔给他!”

老仆惊恐高喊:“你们要干什么!有没有天理了,你们硬塞什么东西给小人?小人可没偷!”

旁边一个看不下去的文吏插话:“寺丞忘了?老仆不止聋,他还瞎啊。如何识字?”

……

木塞重新塞住。

晏容时在长案上铺开白纸,思索着,连续画出几个三角:

幕后主使——朱臣年——晏八郎。

幕后主使——朱臣年——应小满。

笔锋一转,新添上几个人名。

应小满——义父庄九——方掌柜。

晏八郎(传递消息)——方掌柜(转递消息给某处)——晏容时(遇袭)。

庄九(故人归还五十两银)——方掌柜。

卞评事(等众多低品阶官员)——方掌柜(买卖精铁,收集武器,供给北国)。

白纸落下的线索乱如麻线,仿佛蜘蛛网般往四面延伸,把众多人物牵扯在内。

关键节骨眼上被灭口死亡的朱臣年,格外凸显出重要性。

他思索着,往朱臣年的名字上画了个圈,写上一行小字:

“幕后主事,可是郑相?还是另有其人?”

幕后的主使之人,借朱臣年的一张利嘴,说动晏八郎传递消息,开春时暗杀自己这主审官,企图阻止国库武器倒卖大案追查下去的意图明显。

但幕后之人沉寂数月,第二次出动朱臣年,居然找上了和国库武器大案毫无关联的应小满。

幕后之人的目的为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