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永同党。
“贤侄,别来无恙否。”
解决完,倒霉的祝永,沈义生热情来到了贾珩面前。
贾珩也抱拳行礼道:“沈伯父,昔日一别,可是有日子没见了啊,您老还是这么老当益壮,不减当年啊。”
“哪里,哪里,你没见我,但老朽在京城可是天天听着贤侄的名讳啊。”
“听得我耳朵都起老茧了啊,老朽在这里可要说贤侄的不是了。”
“怎么来京城,也不上老朽那里坐坐,怎么嫌老朽官小吗?”
“哪能啊,只是身为边将,有诸多不便之处,您老也知道,像我这种人,当个孤臣还是不错的。”贾珩调侃道。
额!
“你啊,还是这么快人快语,此处不是说话的地,走,去内府说。”
说罢。
沈义生便不由分说的拉着贾珩,走入内府。
“等一下,沈伯父我还有一件事情,这位叫盛紘,来自山东,乃登州知州,说有十万火急之事。”
“哦?是吗?”沈义生一听是来自山东之地,便一改刚才的笑容,而是表情严肃起来。
他身为中枢兵部尚书,了解的事情,往往要比一个小小的员外要多的多。
入冬之前,便听说今年华夏各地大旱,尤其是山东,更是惨烈。
想必,大灾之后,必有兵祸啊。
“你先把你手中之书,给我,在我了解事情之后,再来差人寻你。”
“是....是,下官等.....”遇到兵部尚书沈义生之后,盛紘就没有挺直过身子。
毕竟,面前的人可是官至一品,他一个小小的从六品小官,怎敢直面对方。
原以为,贾珩介绍的官员,有那么两把刷子,怎料到,此人面对他,连话都说不利索,简直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
沈义生有些失望,便不再理睬盛紘,而是对贾珩说道:“请,贤侄。”
该做的事情,他也做了。
相信沈义生不会轻视山东之祸,贾珩便也没有多想,而是跟随沈义生走入内府。
直到走出老远。
贾珩猛然惊奇。
这让旁边的沈义生有些疑惑道:“贤侄,可想起什么事情来了。”
“没事,沈伯父。”
贾珩苦笑了一声。
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了盛华兰的老爹。
这个世界,可真的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