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在昌龙县深耕几十年,根基深厚。
但是,正因为齐正德一直在昌龙县工作,保守有余,创新不足。
加上年龄越来越大,存在守摊的思想,不太愿意冒风险。
而张志才年龄才46岁,正是处于事业上升期,不甘于平庸,当太平官。
上任不久,张志才通过调研,谋划了未来几年昌龙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但是,这些宏伟蓝图要实现,他一个人说了还不算数。
毕竟,齐正德是县委书记,是昌龙县的“一把手”,是真正的NO.1
所以,张志才有再好的想法和宏伟的蓝图,也得齐正德点头,才能形成决策。
否则,张志才就空有一身功夫,也没法施展拳脚。
商业广场这个项目一开始提出来,齐正德就没有点头。
齐正德担心两个问题,一是拆迁户安置问题;二是建设资金问题。
张志才作为县长,一开始,他还不想和县委书记齐正德翻脸。
但是,这么一折腾,就拖了两年时间。
尽管齐正德有顾虑,不支持。但是,张志才一心想推动这个项目落地,就不断在齐正德面前游说,争取说服齐正德。
一次,齐正德被张志才缠着,有点烦了,就说道:“还是那两个老问题,如果你能解决,我也不拦你。”
“你只要让我干,什么问题我都愿意扛。”张志才也不含糊。
齐正德继续说道:“拆迁安置不能出问题,如果出了问题,你们县政府全权负责;还有建设资金的问题,财政肯定是没有钱的,一分也出不了,你们县政府自己想办法解决。”
“行,没有问题。”张志才这才说服了齐正德。
几天后,商业广场项目通过了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张志才找到了老同学董国华。
董国华是张志才高中同学,董国华没有考上大学,就开始经商。
从小包工头,一步步做到了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成立了国华房地产开发公司。
国华公司在清州市开发了好几个标志性的楼盘,在清州市名声鹊起。
昌龙商业广场的建设,拆迁补偿这一块肯定会垫付大量的资金。
到了建设阶段,也需要有实力有口碑的公司来建设才行。
在县政府不出一分钱的情况下,只能找金主爸爸来承担。
所以,张志才就想到了董国华。
因为董国华的有实力也有口碑。
但是拆迁的时候,却遇到了钉子户,影响推进商业广场项目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