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衍宣布了一个震惊全家的决定。
他要参加科举考试。
周澜很是担心地看着周衍,并且高效率地飞鸽传书通知正在琅琊山看星星看月亮的周伯通夫妇速回。
毕竟弟弟很不正常。
“乖乖,你跟哥哥说实话,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还是有人跟你说了什么闲话?”
“没有啊,我就是突然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周衍很淡定地回道。
他仔细地研究了一下燕朝的国志,发现当皇帝是不可能了,但他可以选择当官。
官拜宰相也不错。
而要实现这个梦想,首先他要成为一个官。
据他了解,在燕朝,要想当官,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参军,二是参加科举考试。
参军是不可能参军了,周衍看着自己的小短腿叹气。
唯一剩下的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考个状元榜眼的,就能顺利当上公务员,美滋滋。
上辈子周衍也想考公务员,毕竟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奈何迫于生计,只能选择放弃。
“那乖乖,你告诉哥哥,你为什么要参加科举考试?”
作为一个称职的弟控,周澜很是耐心地循循善诱。
“我想当官。”
周衍说的理直气壮。
“乖乖,你今年才六岁。”
“哦,六岁就六岁,什么?我今年六岁?”
周衍人麻了,他以为自己起码八岁了,长得矮胖只是因为缺乏锻炼,没想到只有六岁。(咱就是说六岁和八岁差很多吗?)
“没关系,我了解过了,就算六岁也能参加科举考试。”
周澜无奈了。
“是这样没错,但是乖乖,你会写文章吗?”
周衍连字都还认不全,成天四处浪,根本没有花心思在学业上。
周衍沉默了。
虽然他识字,但这个朝代的文字和上一世的繁体字一样,很多字他只能连蒙带猜,别说用繁体字写文章了。
“我可以学,就算现在不能参加,等明年,等明年我就能参加了。”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乖乖,是那位雷先生告诉你想当官就要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吗?”
“呃,没错。”
周衍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这件事跟雷先生有什么关系。
但是背锅侠舍雷先生其谁?
“乖乖,你听哥哥说,你想参加科举考试是好事,但现在你还太小了,我听说宫里正在给太子招伴读,不如等爹回来,帮你打听打听,先到宫里和太子一起学习,再去参加科举考试?”
周澜温声细语地跟弟弟讲道理。
“伴读是官吗?”
周衍感觉不对,他印象里的伴读就跟随从一样,跟自己想做的官是两个概念。
莫非这个燕朝不一样?
“呃,也可以这么说,而且当了伴读你可以在天下最好的老师那儿学习,这样参加科举考试不是更有胜算吗?”
这倒是没错,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学生成才的关键。
“行吧。”周衍勉强接受了周澜的建议。
周澜见状也松了口气,看来他得去宫里打点打点,让太子给乖乖安排点事情管管,让他有点当官的感觉。
第二天夜里,周伯通夫妇就回来了,听到大儿子传达的意思,都惊掉了下巴。
这还是他们那个只知道追鸡撵狗的儿子吗?
“我明天就进宫去,安排一下。”
周伯通虽然看不惯妻子疼爱儿子,但是他自己疼起来也是人神共愤的地步。
“行,我跟你一起去,我找太子说一下这个事,戏要做全套,别让乖乖察觉出端倪,等会儿又不高兴了。”
“成。”
刘瑛姑听父子二人都有了打算,就没跟着操心这个事了,跑进儿子的房间,给他展示自己从琅琊山带回来的礼物。
“乖乖,你在看书呢?猜猜娘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周衍抬头看见她背着手,笑盈盈地走进自己房间。
放下手中的毛笔,迎了上去。
“娘,我现在不是小孩子了,不用给我带礼物的。”
他实在是被周澜那两只鸡搞得对礼物有点心理阴影了。
“当当当!这是娘费了好大劲才抓到的,可厉害了!”
刘瑛姑一脸快夸我的模样。
“哦,我很喜欢。”
周衍看着刘瑛姑手中的两只蛐蛐,心想,我果然是料事如神。
“拿去玩吧,别天天只晓得闷头学习,要劳逸结合知道吗?我看看乖乖在写些什么?”
刘瑛姑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