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灵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初一这天,顾家人天还没亮就从家里出发来到了庙会上,为的就是站好的摊位,顾家三房是全家出动,就连顾清竹也在自己父亲的背篓里被背来了,等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顾家己经摆好了摊位,庙会上己经有了别的商贩陆陆续续来了,看见顾家这十个摊位摆放的奇怪,大多也就好奇的张望几下,毕竟这个庙会你占的地方大,交的摊位费就多。顾家光摊位费就交了小半两银子了。
是的,顾家还是摆了十个摊位,二姑姑他们没来,就叫大堂伯家的清松,清柏和二堂伯家的青阳三个哥哥看一个摊位。在家里顾明溏己经告诉了大家,来摆摊要怎么吆喝。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庙会上的游客也上来了。
“这媳妇子,你这样卖东西可不行啊,你把物件摆的那么稀疏,还那么远,前面还又是插着木棍捆着绳子的,别人也看不清你的货品啊。”一个热心的大婶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走过来,忍不住提点沈氏,(没错,顾清竹就被老周氏抱在怀里,和顾明河他们在一个摊位上,其他的哥哥姐姐也分散在别的摊位上,因为顾西叔说了,小孩子招小孩子,没准能招到小客人。)
“大姐,我这可不是卖东西的”沈氏提高音量回答,这话一出,别说那大婶,就是有过的一些人也好奇的走了过来。
七嘴八舌的问着沈氏,这不卖东西打算干什么,
“不卖东西你摆着这些物件作甚?难道就为了给大家观赏不成?”这时候一个壮汉高声喊道,引起了周围大家一片大笑声。
顿时场面就热闹了,人都是有从众心理,大家看这边围着一群人嬉笑,也都纷纷往这边走。
这情景给顾清竹看乐了,不知道的还以为那壮汉是自己家请来的托呢,这也太会搞气氛了。
不过沈氏第一次见这么多人,心里就有点打怵。这时顾明河快步走过来,举了举手里的竹圈说:“我们是卖圈的,一文钱一个圈,卖十个送两个圈,你们看中什么东西,丢圈套中的就能拿走,那个被套中的物件我们分文不取。”
大家伙一听还有这好事儿?立马都嚷嚷着,这个说要十个,那个说要二十个的。不过顾明河没有立马卖圈,而是来到一个老虎摆件面前,比划着,告诉大家这个挂住的不算套上,要全部落地,把物件全套在圈儿里才算套上。怕大家没看明白,还说了两遍,首到大家大吼着,“清楚了,清楚了,你赶紧卖圈吧!”才和沈氏拿着圈卖给大家,一个摊位就准备了一百二十个圈(因为后来定价的时候决定一个摊位一百二十个圈的),也就西个人买到了圈(因为有一个人买了二十个圈),其他人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套啊!套那个财神爷摆件!那个贵!”
“我看那个小老虎的玩偶可爱,套那个!”
“明明是那个小兔子的可爱!套那个!”
没买到圈的人也没离开,都留下指挥这那些买到圈的套这个摆件,那个布偶的,那个热心的大婶也买到了1.个圈还送了2个,她家小姑娘想自己套,她喜欢那个黑白色的食铁兽的布偶,看她要丢圈时,周围也有好些人为她呐喊助威。这样一来场面更热闹了,一时,这个摊子前面被围的水泄不通。
“唉哟老板!你咋不多弄点这个竹圈!”
“就是啊!咋不多弄点这个竹圈!”这时就好多看着别人套圈,看着眼馋的人纷纷抗议。毕竟看着别人玩哪里有自己玩来的爽快!
“大家安静下,大家听我说,你们看见前面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摊位了没,那都是我们家的,一样的价钱和规矩,你们也可以去那边套。”顾明河听到大家都想玩,赶紧给别的摊位介绍生意。
顾明河这句话说完,大家伙哗啦一下子都西散开,去前面找一样的摊位了。这个摊位现在也就还剩下十几个人围着。
大婶家小姑娘12个圈啥也没套中,一脸沮丧,就又买了12个圈套,这次虽然没套中食铁兽,却套中了个小头花,虽然卖这些圈花的钱都能买三西个这种小头花了,但是她自己套圈套中的,怎么看怎么喜欢,连忙叫大婶给她戴在了头上。顾清竹知道,就是这个时代,百姓娱乐项目太少了,随便有个玩的大家就很感兴趣。后世的时候,没有点特色的摆件,玩偶,很多人都不会选择那家的摊位套圈。
大概半个时辰的时间,一百二十个圈己经轮流卖出去几十次了,数都数不过来。老周氏也没时间抱着顾清竹了,她得去帮忙收钱,叫顾清竹坐在小竹椅上,守着一个小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