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煎炸蒸煮开封府 > 十七

十七

\t+省试第二天+

\t乳雀啁啾,日气渐浓。早晨微凉的空气里,透着一层薄薄的血腥味,细细地漂浮在考场之间。

\t东角门上,场外昼夜换班的人也在晨曦里交班了。

\t“换班了。”他拍了一把躺在一边打盹的,“回去睡吧。”

\t打盹的伸了个懒腰站起来:“昨晚上真静。一点儿声都没有,我都睡着了。”

\t“你可小心着别让包大人知道了,不然……”他话音未落,就听见里面扰攘起来。

\t几个兵丁匆匆从两人面前跑过,满脸焦急。他一伸手抓住一个,问:“出事了?”

\t“死人了!”那人答了一句,挣开手跑了。

\t死人了?他的第一反应是不堪考试压力而自尽;然后才想到,他那晚才一时松懈打了个盹,居然就这么巧的死了人,这么算计下来,这个黑锅是他背了。这该如何是好……

\t

\t“砰”

\t包拯跌在遍地开花的纸堆里睁开了眼睛,一束阳光落在他的眼角,他一手扒着床沿从地上爬了起来。他对着考生名录研究了一晚上,仔细地对姓孙的,姓公的,名字里带策的,带木的(策里藏木),并且发散性思维地对带水的,带封的,带师的等等等等做了分析比较,还是没有查到公孙策究竟用了什么化名混进考场,最糟的是不能使用职权高调地找人,他只好自己细细排查了。一边埋怨展昭为什么要告诉他,如果他不知道,他就可以当什么也没发生。包拯一向是对老庄之说很有同感的。

\t“包大人,你起了么?”门外有人叫他,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烂掉的槐花。这是本次科举副考官翰林院陈科律。这个人的理想就跟他的名字一样,酷爱律法,削尖了脑袋也想进刑部去。无奈朝中没人不好办事,于是就被分派到了翰林院做了个承旨。每每经过大理寺都嗟叹不已。

\t包拯掸掸袖子上的灰,开门,就见陈科律两眼放着幽幽的绿光,面部肌肉处在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

\t“怎么了?”包拯咽了咽口水,把那声“狼来了”咽了下去。

\t“考场里出事了,东二四三死了。”他说。

\t包拯两眼一翻,他就随便那么一主考,居然也会发生命案。他很想就这么昏死过去,但是陈科律喉咙里明显泛着激动且兴奋的情绪,都快烧开一壶水了。要是把案子交给他,估计能查得整个贡院乃至整个京城都鸡飞狗跳。

\t“陈大人你能不能帮我把展昭找来?”包拯幽幽叹了口气。

\t“这不合规矩吧。”陈科律皱了皱眉。

\t“反正案子发到开封府,一样是我管,不如一并管了。要是等到考试结束再查,恐怕线索都已经没了。”

\t陈科律忙道:“还是大人想得周到。下官这就去找他来。”转身要走,又被包拯一揪后衣领。

\t“你别忙,死的考生是哪个?”

\t“哦,他的名字倒是个状元的料。”他嘿嘿笑了两声,“他叫诸葛亮。”

\t包拯的脑袋嗡的一下,就像被流星锤和狼牙棒同时打中,还要灌下一大口展昭自酿葡萄酒。

\t

\t“他是被人勒死的,死前挣扎过。指甲上还有点血迹,应该是抓伤了凶手。”验完尸,展昭又重新给诸葛亮盖上了布。

\t“展昭……”包拯不确定地开口。

\t“嗯?”

\t“他来干吗?”他伸手指了指在尸体边上蹿下跳,摸手摸脚的白玉堂。

\t“虽然我跟诸葛亮不熟,但总算相识一场,我也想尽点力啊。我们江湖儿女……靠得就是个义气。”白玉堂昂首挺胸,说得很正气凛然。

\t展昭冷笑了一声:“我以为你只是想看看考场。”白老鼠对那一间间的小屋子早已心驰神往,恨不得在里面住两天。

\t“当然能顺便看看考场也算是……一点意外收获。”白玉堂很郑重地点点头,嗯了几声。倒好像是他接纳了什么建议似的。

\t展昭却恶狠狠地盯着他撂狠话:“我警告你,你在开封府无法无天的就算了,反正开封府除了我也就没正经人了(包拯不悦地挑了挑眉)。这儿可是贡院,里面的人都是天子门生,一个不留神可能就出个宰相,你给我放规矩一点儿。”

\t“至于么你。”白玉堂不屑地撇撇嘴。

\t眼看着又要重演那幕血腥的猫鼠斗,一个兵丁跑了进来报告:“诸葛亮前后左右的考生都已经带到,可以分别盘问。”

\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