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多都忘记了。我们找座位的时候我见到有人这样做才想起的,刚刚也见到您叩指了,跟着您试了一下,感觉不错。”
赵容兴致勃勃地说:“广州的叩茶礼我听过两种版本,你的邻居是怎么讲的?”
陈悦说:“我记得她讲,单用食指敲表示单膝跪,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敲表示双膝跪,用五个手指一起敲表示五体投地。”
“对,以前我们研究所的老广州也是这样讲的。”赵容说。
陈悦正想问赵容还有一个版本是怎么样的?只听赵容说:“少游,你也应该学一下广州人的叩茶礼。”
“嗯。我早就会了,只不过不想做而已。”江少游心不在焉地说,他正在东张西望地寻找着“推车仔”。茶楼里有一类服务员,推着满载各式点心的餐车在各餐桌间缓缓穿梭着,扬手即停,广州人叫的“推车仔”就是指这种服务员及其点心车,由此出现了一句广州话的歇后语:茶楼点心车——推来推去。
赵容轻轻地拉了一下陈悦的手臂:“对了,快点告诉我刚才少游胡说的是什么意思?”陈悦简单地告诉了赵容原委,但省略了大家对她那盒磁带感兴趣的事。赵容淡然一笑,看着正在站起来的江少游说:“你小子真是言不由衷。”正值早茶的高峰时间,“推车仔”忙流动时间减少,江少游的心思已贯注在找食之上:“你们慢慢聊,我去拿吃的。”
赵容知道大家都饿了,也不管江少游,和陈悦闲聊了起来。
不一会,几个广州的名点就摆在了餐桌之上,有:水晶虾饺、秘酱蒸凤爪、面酱蒸排骨、香茜牛肉肠、金桔叉烧酥、广式蛋挞。有的是江少游自己端回来的,也有服务员送上来的。陈悦看到点心卡上已盖了六个蓝色的小印。
江少游笑着说:“吃,吃,吃,不够再拿。”
陈悦也说:“赵老师,少游,请!我们先吃一轮再拿。”
大家吃了一会,赵容停下了筷子,陈悦给大家倒了茶,赵容依然双指叩桌答谢。赵容看着江少游,微笑着问:“毕业后有没找过思诗?”陈悦有点吃惊赵容这么直接地问江少游,又觉得她问得有趣。毕业设计期间,赵容和陈悦都看得出来,江少游喜欢刘思诗,刘思诗对江少游也有好感。
江少游表情不是很自然地苦笑道:“找过两次,不过她准备嫁到香江了。”
赵容和陈悦都知道刘思诗毕业后要去香江,但“嫁到”香江却令他们都很意外。赵容温柔地直言:“少游,你愿意的话,就讲一下你们的故事给我们听听。不愿意的话,我们继续吃东西。”江少游和陈悦都被她的话逗笑了。
这一笑,令江少游轻松起来,他一副少有的稳重平缓的样子:“没事,我和她其实没什么。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南风窗’,去年底就听她说毕业后要去香江了,一开始我以为她父母去了香江,原来不是,她父母都在广州,她家只是有亲戚在香江。我问过我老妈,她说如果思诗不和香江人结婚的话,是不可能移居香江的。这两次见到她时,我都问她是不是结婚到香江?她都不肯讲,只是说到时再告诉我。我觉得这已经是默认,所以我们没戏了。”
所谓有“南风窗”,是广州人的一句俗语,指在香江、澳门有亲戚朋友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江、澳门人的生活水准远比大陆要高,我们还处在食品和日用品凭票供应的阶段。港澳人士回来时,会大包小包地给大陆的亲朋戚友带回食品、衣服和家用电器等,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有一个细节最能体现出港澳人士的亲情友情,他们临回去时甚至将带来大陆穿的睡衣也留了下来。因此,当期时有“南风窗”是一种时髦的代名词,很多人以有“南风窗”而引以为豪,甚至很多青年男女谈恋爱找对象,对方是否有“南风窗”作为一个重要、甚至是首选的条件。1985年,广州诞生了一本很有影响力的双周刊杂志,名字叫做《南风窗》,这“扇”开在祖国南大门的“窗”至今仍深受读者的喜爱。
赵容载笑载言:“你的故事一点都不委婉曲折、扑朔迷离,也不荡气回肠、扣人心弦。你现在有女朋友了吗?”
江少游霸气地笑道:“有,如果我想要的话,追我的女孩多着呢。”江少游讲他故事时,陈悦觉得那个江少游他有点陌生,现在这句跅弛不羁的话让他觉得自己熟悉的江少游又回来了。
赵容也比较了解江少游,她不再追问他女朋友之事了:“工作怎么样?”
一说到工作,江少游有点懊恼:“别提我的工作了,我的经理简直不是人啊,我们一帮同事私下给他取了个‘花名(粤语:外号)’,叫做‘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