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而且印象深刻。我听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讲过,她在香江的报纸上看过歌星罗文的专访,罗文说到他在广州念小学的时候,他们班上分成两派:一派是王丹凤迷,另一派是王晓棠迷。罗文是王丹凤迷,王丹凤是他的偶像,凡是王丹凤演的电影上映一部他就看一部,《护士日记》他看了三遍,那首插曲《小燕子》他都会背了,他还能从头到尾地唱出来。我们学校现在还在教这首歌呢,薇薇她们都会唱。”王晓棠女士也是著名的电影艺术家。
接着,陈迪“丹唇逐笑分”,低声吟唱了起来: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罗美怡笑了:“对,对,就是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有两句台词很激励人,一句是‘在伟大的建设中放光芒’,一句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和张茵读书时都受到了这两句话很大的鼓舞。”
陈迪笑道:“看来有机会的话,我还要再看一次这部电影。”
罗美怡点点头,笑容灿烂:“值得再看的。我跟你提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成功,让护士成为了很多男人最倾心的择偶对象。所以你们家应该为找到张茵这样的媳妇而高兴,还有——自豪!”
陈迪笑得更开心了:“你这个鬼灵精绕这么大一个圈原来是有目的的,不错,我喜欢!不过,我觉得不管你和张茵从事什么职业,我都很喜欢你们,能认识你们都是我的幸运。我相信我弟对张茵的爱也是如此。”
“我也是。能认识你也是我的幸运。”罗美怡笑道,她将右手伸过去轻轻地覆盖在陈迪左手的手背上,话题马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陈迪,你呢,你自己的幸福找到没有?需不需要我真正做一次大媒人?”
陈迪又笑了,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罗美怡右手的手背:“谢谢你啦,这种事情我喜欢顺其自然,我比较相信缘份,随缘自适,烦恼即去。有缘,不请自来;无缘,留也没用。我很怕刻意,刻意的话我觉得太传宗接代了,我最羡慕我弟弟的是无意中成就的好事。你看,我弟弟的缘份一到,你和张茵就出现了,想想都觉得很有诗意。”
“诗意”一词启发了罗美怡,她又笑着问:“那你春心荡漾没?”
陈迪面露神往之色,说:“看到你,还有我弟弟都这么幸福,我的心早就泛舟在流花湖上了。”流花湖离陆军医院和陈迪的学校都很近,距离周家巷也不远,是广州人悠闲时喜欢去的公园之一。
罗美怡郑重其事地说:“看来我还是要介绍个大帅哥给你。”
“不!”陈迪的右手支撑在餐桌上,手掌握成拳托住下巴,微笑地盯着罗美怡故作神秘地说:“美怡,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应该不动声色地,不要告诉他,更不要告诉我,让我们浪漫邂逅……”罗美怡已经笑弯了腰。
罗美怡打趣道:“首长,这可是特殊的作战任务啊。”两人又“咯咯”地笑了起来。
陈迪没有意兴阑珊,仿佛刚进入开玩笑的状态,她后仰背靠椅子:“虽说白马王子最好比自己大几岁,但我要向张茵学习,我对年龄没有上、下限要求,所以不管是白马王爷、王孙都可以……”罗美怡的笑声再次把陈迪的话打断了。
陈迪不高不矮,有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品性纯善,很喜欢小朋友和国内外的童话故事。她读中师时,一年级的暑假,母亲教会了她弹吉他,从而使她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她之后在学校的钢琴课学习很有帮助。兴趣使然,她在校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加倍地练习弹钢琴,取得了全班最高分数的好成绩。毕业分配后,她很希望能教授音乐,但她所在的学校并不缺音乐教师,无奈之下只好教数学。陈迪刚工作时,母亲便将20多年的教学经验向她倾囊相授,加上她肯动脑筋,很快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很受小朋友喜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上略胜同侪一筹。爱情上,陈迪相信“缘份论”和追求童话般的浪漫,错过了几位热心同事介绍的对象。母亲也有同事很想为陈迪“执大葵扇(粤语:作媒)”,但以她对陈迪的了解,都用陈迪刚工作不久还需先专心工作、好好历练的理由婉拒了。陈迪给人一种眼界过高的错觉,只有母亲、陈悦和她几个最要好的朋友了解实情。陈迪的终身大事已是母亲心中较长一段时间的烦忧了,她受长幼有序思想的影响,更着急的是陈迪谈恋爱的事。母亲在陈迪这个年龄时已生育了她,觉得陈迪完全到了谈婚论嫁该出阁的岁数。母亲虽然经常做出偏心于陈悦的行为,但内心对陈迪的爱并不比陈悦少。
两人笑毕,陈迪一本正经地说:“好了,不说我啦。你什么时候请我吃喜糖、喝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