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广州经过了1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小汽车也多了起来。无论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广州都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广州学院也从市内招生发展到了省内招生,由于学生宿舍的限制,一年只能面向省内八个城市招生,次年轮换不同的城市。周咏一毕业,陈悦表姐的儿子李春雄就从湛江考入了广院。
自从李春雄到了广院读书,李富财每次到佛山石湾采办建材,都必在广州住一晚,详细地了解一下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为他购置一些生活必要品。他到广州,有时先到陈家看望陈妈妈,然后到广院和陈悦、李春雄吃饭。有时先到广院和陈悦、李春雄吃饭,然后才去看望陈妈妈。
广东改革开放的春风还吹送来了移动电话。1987年,广东为了与港澳实现移动通信接轨,率先建设了900MHz的模拟蜂窝移动电话通讯网络。
移动电话,又称手提电话,刚刚进入大陆的时候,被人们称为“大哥大”。这个鼎鼎大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源自香江的帮会;另一说源自香江影星洪金宝先生。“大哥大”名字的源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所携带的信息,它一出现就远远超越了BB机,成为那个年代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大哥大”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不仅是因为它的昂贵,还有它所展示的高科技之神奇。
刚进入大陆的“大哥大”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产的“巨型”模拟手机8000X,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重量接近1公斤。它除了打电话没有别的功能,通话质量不是太清晰稳定,常常要喊。它的一块大电池充电后,只能维持30至60分钟的通话。虽然如此,“大哥大”还是非常紧俏,有钱难求。人们从8000X身上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手机,广州人戏称“大哥大”还有防身功能,必要时可当砖头使用。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是广州的一个海鲜商人,当时号码随便挑,他选择的手机号是:901088,其中9010是广州区号。彼时,一台有号的“大哥大”其价格相当于一个工薪阶层大约3到5年的工资。那年头,人们对私家车还没有什么概念,也少有人心生羡慕,我们就算开一辆好车出门,别人也以为是单位的车,远远不如“大哥大”那么耀眼。当时拥有“大哥大”中的有些人会整天手拿着它,吃饭喝茶时往餐桌上一摆放,向人们炫耀着自己的成功和富有。
“大哥大”这一称谓随着大部分人都拥有手机时,才逐步消失。
———
陈悦晚上终于有空可以约周咏了。经历了一周的内心煎熬后,他反而冷静了,没有理由他不敢约周咏。陈悦想,说真话“想见她”是最好的,万一肖春燕判断有误如何是好?即使没有这个“万一”,万一这招下次不灵了如何是好?
陈悦想起苏大学士的诗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陈悦心里,周咏已被夸张地等同他生存所需的阳光、空气和水。虽然他知道自己有机会了,但缩手缩脚,不敢大无畏前行,既有自卑的因素,主要是害怕失败,害怕一朝铩羽就再无翻身的余地。他经历过失恋知道那般痛楚滋味,对“失败”两个字恐惧有加,不敢想像自己再有第三次失败会如何。陈悦并没有因为对人生的感悟越来越多,就越来越大胆地追求爱情,颇有点“近她情更怯”的味道。
陈悦自言自语:我怕!我做不到苏大学士那般潇洒。
流言已经流走,陈悦没有放在心上,但他仍心有余悸,害怕自己会一不小心又伤害到了周咏,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陈悦近段时间睡前看《白发魔女传》时,他想到了赵容讲的“青灯古佛”,他也自问,如果得不到周咏的爱,自己是否会像卓一航那样独守昙花?
这些让陈悦走向周咏时不敢冒险,每一步都谨小慎微,他觉得欲速则不达,决定还是等到有合适的借口后才约周咏,这样万无一失。
———
一天下午,设备处陈老师来叫陈悦听电话。电话是李富财打来的,说他已入住登丰大酒店,等会让陈悦、李春雄过来吃饭。他不进学校了,让陈悦告诉李春雄。
陈悦欣喜若狂,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约周咏了。陈悦立即打电话给周咏,电话接通的一瞬,他马上意识到“见表姐夫”这个理由比较容易被拒绝,如何是好?周咏在电话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