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毕,萧乾和巧儿纷纷从怀中取出青阳子所留宝匣,将宝匣放置在书桌之上。萧乾看着两个长宽高不过10cm的盒子,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么丁点大的盒子,能放的下什么东西,老道士说是师门千年积累,这就是金子也放不下多少,希望放几张银行卡吧,不然这三年我和师妹就只能萝卜白菜过日子了。”
巧儿看着萧乾在盒子双手合十,前喃喃自语,却不上前打开。轻笑一声,便走上前去,“咔嚓”一声就打开了属于自己的那个宝匣,
萧乾看着巧儿打开宝匣,想上前制止,却已来不及。只听巧儿一声轻咦一声,萧乾立刻向前半步,顺着巧儿的眼光向匣子里面望去。
只见宝匣之中静静的躺着一把长五厘米、宽三厘米,呈月牙儿状的弯刀,之所以说这是一把弯刀,是因其通体呈古铜色,一侧边缘处锋利异常,隐隐有寒光隐现;周身没有刀柄,刀身两面均镌刻有凤凰样式,在凤翅之中两个古朴古风的鸟篆赫然其上“阙月”,小巧玲珑,煞是好看。
巧儿喜不自胜的拿起“阙月”,上下端详,一时间爱不释手。萧乾拿起“承月”下压着的一张便笺,展开一看,只见一行苍劲有力的小篆赫然其上,不知何人所书。萧乾轻声念到,“承月,其来由不可考,首山之铜混太乙金精所铸,疑秦汉仙人所遗之重宝,大小随心,锋利无比,配合阙月九式,可聚众念,斩妖除祟。”
念毕,萧乾欣喜的对巧儿说道,“师妹,你这可是一件好宝物,就是不知是否如纸上所说那样厉害!”
巧儿听了萧乾的言语,同样欣喜异常,但二人把“阙月”翻来覆去看了许久,又用《承月心经》中所述的滴血之法,均无法操控“阙月”。萧乾把宝匣翻来覆去找了半天,也没有阙月九式的踪影。
半晌以后,萧乾颓然放下阙月叹道,“这玩意该不会是老道士从哪里买来的假货吧,这世上哪有滴血认主、意念随心的宝物呀!”
萧乾又看了看巧儿失望的眼眸,轻声打趣道,“不过还好,这‘阙月’一看就是个文物,看来老道士还是比较疼你,这要是卖了,估计我们这三年都会锦衣玉食,不再为钱发愁了。”
巧儿听了萧乾言语,轻声一笑,一扫刚才不快,对萧乾说道,“师哥,我的宝物看完了,下面该你的了!”
听到巧儿言语,萧乾立刻精神一震,缓缓打开了那个属于自己的宝匣。
只见宝匣中静静躺着一本古书,用一个青灰色,满是斑驳坑痕的球形石块压着,三个大字赫然其上——《平乱诀》。
萧乾看着匣中情景,随手把石头扔在地上,心情激动的拿起《平乱诀》,要知道萧乾自幼修行道家经典,然老道士仅让其每天修行《承月心经》,天天练气打坐,功法道术仅仅传授过“七星剑法”这一基础剑诀。今日猛然见到一本修行术法,顿然欢欣雀跃,无比激动。
萧乾平定心神,认真看去,只见匣中这本《平乱诀》所用纸张古朴淡雅,大小与当今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人书一般无二,厚度约有四五公分。萧乾郑重其事拿起《平乱诀》,强行压抑住心中激荡的情绪,缓缓翻开第一页,一篇剑法自序跃然纸上:
贫道玄诚子,承月观第九代掌教。生逢乱世,五岁开蒙,苦读诗书二十载,一朝得中,欲以胸中才华匡扶社稷。然天地不仁,元蛮铁骑肆虐中华,挚友陆秀夫于崖山负陛下坠崖,十万军民玉碎影从。
呜呼,金龙衣冠尽去,吾妄为中华之民。无奈隐居荒野,幸遇仙师青城子,闭关四十余载,功至大乘。拜别恩师,欲以手中三尺青峰斩尽元蛮,七战皆胜,身创三十一处,血战青衣。然适逢天地大变,天地之炁十去七八,加之旧伤复发,一生修为不在,遑论飞升。然元蛮未灭,吾平生之志未了,徒呼奈何。今大限将至,故将平生所学与道家术法融合,创一剑诀遗于后世,望得此剑诀者能继承吾志,剑破元蛮,恢复中华,护佑万民。
萧乾读完师祖玄诚子的遗言自序,胸中一股血气上涌,不禁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师祖一生正气,半生坎坷,然生不逢时,可歌可叹!”
说完,萧乾又继续看到,只见下文乃是平乱诀总纲:
“平乱诀,共七式,以道家真气引天地浩然之气,配以御剑真言,斩妖诛邪,荡尽群魔,可定山河:
第一式,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缕寒光一点星;
第二式:日月当空照己身,浩然正气护苍生;
第三式,何惜此身赴国难,三阳开泰荡诸邪;
第四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