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的医师们,皆以饮茶养生为荣。
若看到同僚仍将茶叶当作普通药材对待,便会投以鄙视的目光,
继而大力宣扬饮茶的养生之道。
每当收获同僚们敬仰的目光时,心中便满是成就感。
秦轩手中的茶叶由太医院而来,数量有限,
自然是舍不得给这三个素不相识的老者品尝。
给他们蜂蜜水,已是极高规格的待遇了。
轻轻呷了一口青竹递来的香茗,
秦轩笑眯眯地询问:“不知三位博士大驾光临,所为何事?”
三位老者交换了一下眼神,目光中交织着不满与轻蔑。
为首的桂贞几乎是用命令的口吻说:
“老夫撰写了一篇文章,你即刻将其印在那份报纸上,发行全国!”
言语之间充满高傲,尽显颐指气使、趾高气扬的姿态。
这三位老者自视为当代大儒,即便是面对皇帝也能得到礼遇。
如果不是因写下文章需在报社印刷并全国发行,供天下儒生共赏,
他们断然不会屈尊来到此处,结果却在此空等一天,内心早已积聚了怨气。
秦轩微微点头,脸上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举起了碧玉茶杯轻啜一口香茗。
在茶杯掩映之下,眼底掠过一道怒意。
作为一名来自现代的灵魂,他时常听到“腐儒误国”之论。
这些所谓的当代大儒,或许的确学识渊博。
然而一旦学问中掺杂了其他杂质,便容易误国误民。
回忆当年读书时,他对明朝的东林党最为鄙夷。
整日忙于争权夺利,只知内部斗争。
最终,甚至在城池即将沦陷之际,竟然欲将崇祯皇帝拱手让人,只为换取荣华富贵。
反倒是宦官陪崇祯走到了最后一刻。
在秦轩看来,这些将公子胡亥引向歧途的大儒,比起宦官还要不如!
能够忍住性子,与他们虚与委蛇,已是给了足够的面子。
现在他们还是一副高高在上、傲慢无礼的样子,
这是在看不起谁呢?
对于眼前这三个自认为高人一等的老者,秦轩并无半点好感。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为了更好地融合各国遗民,
对秦法虽严,但也有所放宽,
并且封赐了六十多位博士,允许他们参与朝政,甚至有监督官员的权限。
尤其在看到学校条件简陋后,
始皇帝下令建造一座比稷下学宫更为宏大的学府。
可见始皇帝对这些儒生,是真心想要拉拢,无比包容。
根据史书记载,始皇帝泰山封禅,在选择礼仪制度时,
这些大儒们争论不休,认为秦朝统一是错误之举,有意拖延。
最终,封禅之时因突降暴雨,始皇帝狼狈不堪,
这些大儒竟然当面嘲笑。
堂堂秦朝皇帝遭到一群大儒的当面嘲讽,可想而知当时嬴政有多么愤怒。
即便如此,始皇帝仍旧选择了包容他们。
直至后来,这些愈发嚣张的人竟然鼓吹分封,企图分裂秦朝,
触及了嬴政的底线,
这才引发了焚书事件的发生。
因此,
“腐儒误国”这四个字,已经在秦轩心中深深扎根。
他对这三个大儒本就没有丝毫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