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上住了没两天,陈军就待不住了。
蚊子和无聊是其次的,主要原因是同学聚会时剩下的菜能吃的都被陈军消灭了,逼着自己吃了几顿白水挂面,实在是感觉对不起五脏庙。
虽然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安置周浩,但是既然说好了要带他一起回城的,陈军肯定就不能食言。
麻利的锁了门,陈军就迈着两条腿朝村支书家溜达。
自从自家搬到了镇上,陈军每次回村,都感觉村里又有新的变化。
村里人一次比一次热情,看到陈军的时候都是笑吟吟的打招呼。
以前躲躲藏藏的牲畜也都被放了出来,鸡鸭鹅不说,陈军还看到一头带着猪崽的母猪在散步。
看来改革的春风终于吹到了这个小山村。
六月的天气热的人心慌,但是陈军还是停下了脚步,朝远处眺望,已经泛黄的稻穗从远处山坡上的梯田一直延续到面前的小河弯,风一吹动,稻穗哗啦啦的声音响成一片。
陈军不喜欢种地,却打心底喜欢看这些沉甸甸的粮食。
其实陈军上一世离家出走也不是因为辛苦,而是饿肚子饿怕了。
半夜饿醒的时候,口水从嘴角止不住的涌出来,躲在破棉絮里,肚子里一声接一声的咕咕咕,现在想想陈军都又忍不住打个哆嗦,加快了去村长家的脚步。
陈军刚刚走到村支书家门口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在说话。
“排长,我不是舍不得部队那点待遇,我就是舍不得部队,我不想离开,哪怕就管个饭让我留在里面都行,打仗我照样冲在前面。”
陈军听到说排长,猜测到应该是周伯伯退伍回来的战友吧。
陈军依稀记得百万大裁军就是这两年开始的,国家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为了维持一个稳定发展的和平环境,也为了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那个老人家举起了一个手指,把一切抱怨都揽在自己身上。
最后事实证明了那个老人家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几十年的和平环境,国家经济,军事,文化都得到了飞跃式发展。
“唉,谁想离开呢,当时我也不想离开,但是有什么办法,服从安排。”
“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为了国家命都丢了,我们好歹还活着,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哪儿都一样,领导人有了决策,我们就要体谅国家的不容易。”
“周伯伯,我找下周浩”陈军站在门口等村支书说完,打了个招呼,才一溜烟进了堂屋里。
堂屋里周浩正在洗杯子泡茶,陈军一点都不客气,给自己找了个杯子递给周浩:“一起一起,洗干净点哈,你知道的我有洁癖。”
院子里的对话没有被陈军影响,村支书知道是陈军,挥了挥手。
村支书战友听到是找周浩的,看了一眼陈军,又继续说道:“我也知道国家肯定有国家的打算,但是我就是舍不得啊,再说了,我出来还能干个啥,就我们这儿,地又少,一大家子靠种地糊口都难。”
“要不我帮你问问罐头厂还要不要人?以前我们连的指导员在那儿当厂长”村支书想了想,叹了口气说道。
那汉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我去过了,指导员说厂子效益不好,几个月都没发工资了。”
村支书听到汉子这么说,一下子也犯了难,在自己手底下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兵,这么好的兵种地确实可惜了,但是自己又有什么办法,自己就一个村支书。
周浩和陈军这个时候也把茶泡好了,两个人一人端了一杯出来,陈军把手里的直接放到了村支书战友面前,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
“爸,你跟郑叔聊,我收拾一下就跟陈军去市里了。”周浩把茶放到亲爹旁边后,开口说道。
村支书好像没听到周浩说的话,反而看着对面的陈军嘴巴张了张,好像要说什么,但是又没说出口。
陈军以为村支书是不放心周浩跟着自己去市里,开口说道:“周伯伯,周浩这没考上,我准备带周浩去我餐厅跟厨师学点手艺,我们两个在一起相互照应,你就放心好了。”
陈军清楚,自己餐厅,能用来说服村支书的,也就厨师这个岗位了。
“周浩跟着你我有啥不放心的,就是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
陈军看着村支书的表情,有点疑惑,跟自己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周伯伯,你跟我还客气啥,要不是你照顾,指不定我们兄妹几个早就饿死了,有啥事你直接说就好了。”
“就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