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在百花国悄然流逝。老人把平生会的法术、医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倾囊相授于珠珠。
她们相处的很融洽,感情变得很深厚。她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老人最后几年,因为珠珠,过得并不寂寞。
珠珠一个人休息时,总是反反复复在读一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她打心底喜欢这部经,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为它似乎着了魔。
她对老人哀求说:“我念一句,你跟着念一句,因为我喜欢世尊的法,特别好。”
老人重重点点头,愉悦地说:“听你的吧。”
那些日子,亦如露又如电。生活的一幕幕,仿佛戏剧,又好似佛陀的那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十七岁的珠珠,身上的香味越发芬芳、迷人、怡人,她的脸庞、身体都闪耀着五彩祥光。
少女的美在珠珠身上无限的勾勒地淋漓尽致,闭了月,羞了花,沉了鱼,落了雁……
只是她的美,好似天仙也生妒,为何她端正超群;能使星辰黯淡,为何雪肤玉骨,晶莹、剔透、闪亮、圣洁;比百花娇艳,为何妙香满室,胜花色、花容、花香。
那一天中午,阳光依旧斑斓耀眼。老太太安详虹化而逝。
她安然去的时候,只说了最后一句:“无来无去;我从虚空来,还回虚空去。”
花国有不少金银宝藏,珠珠吩咐侍女们带出一些财宝,拿去供养三宝,还有些救灾,还有些修桥铺路。
那时她们供养五千道人四十九日,就这样七七之内,伴着梵唱,她们虔诚的希望老人家能够往生更好、更美、更安乐的圣净妙土。
一片和祥中,珠珠感觉老人似乎心满意足、高兴和乐地笑了。原来她在尾七时,做了一个好梦。
她带着侍者们来到静国去看外公、外婆。
静国现在的王,是珠珠最小的舅舅。他是静国绝美的王,他长得极其好看、俊丽,中等偏高修长身材,显得儒雅、华贵。
他是多情的浪子,他常常更换女伴,喜新厌旧,奢靡无度。
女人们总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粉香扑鼻,只为吸引住这君上留恋百花的目光。
他的皇宫可谓佳丽如云,他喜欢诗词歌赋,也喜欢翩翩优美的舞蹈。他时常和群臣在派对,喝不完的酒,跳不完的舞,唱不完的情歌,吟不完的诗。
珠珠陪着外公、外婆在皇宫最安静的别院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在珠珠的陪伴下,外公、外婆虽然老迈,却似乎精神好多了,容光也焕发了。
珠珠也下厨给他们俩做些精致的小糕点,入口即化,满嘴抹香,哄得二老开怀非常。
“好吃么?”珠珠期待地望着二老,“这是百花羹,很养胃润肠。”
“好香,特别好,爽口酥滑,入口即化。”外公高兴地赞叹道。
“珠珠啊。明天再熬些给我们喝吧。”外婆看着珠珠,眼角都是笑意,“多在这里留些时日,要常来看看我们,外公外婆给你留了不少嫁妆,我们都吩咐下去了。”
珠珠甜甜地笑靥满是宠溺:“好!好!好!时常来看你们。”
这时候,静国的王和王妃来了。他们算极其匹配的一对,英俊配美丽,倒看上去赏心悦目。
他们向外公、外婆一一请安。王妃美丽非常,极其好客。她知道珠珠是颜的外甥女,所以极其殷勤:“晚上来你舅舅和舅妈的别院,尝尝家常菜,都是静国的特产。我们也聚聚,难得你来。”
舅舅颜王,初见长大好多的珠珠,也不觉眼前一愣,他被她的美震慑住了。他喜欢美人,所以,他的后宫俨然百美图,姹紫嫣红,赏心悦目。只是,珠珠的美,几乎盖过了所有美人的风采。她的美,惊天动地;她的美,灿若日月;她的美,排山倒海。颜如玉,仿佛最璀璨的珍珠,夺目光彩,使人流连忘返。
颜王从惊诧中,又恢复了那股冰冷安然、气定神闲。他是静国的王,风流倜傥,英俊多金,他就是静国最美的情郎。他是外公外婆儿女中最小的,也是最得盛宠的。
“你们怎么还没孩子,都几年了,怎么肚子老不见消息。”外婆有些愁眉不展。
“宫中妃嫔这么多,怎么竟生女娃!”外婆似乎很是不开心了,回头对外孙女说,“珠珠,你不是会医术么,快教教你舅舅、舅母一举得子的秘方!”
静王妃感觉满脸通红,羞愧难当:“我已经在调理,都快成药罐子了。”
外公接过话茬:“他们都还年轻,不着急。”他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