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后的马路散发着沥青的味道。
北京申奥代表团来到这座热带城市,等待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关于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归属的最终结局。
除了主办城市的领导、华国奥组委的官员,一行人中还有五个奥运冠军。
华国在冬季项目中的优势不多,因此五人中三人是夏季奥运会的冠军。
作为连续打破世界纪录的华国队花滑之光的何彗,她也被特别邀请加入到了最终的陈述队伍中。
基本上每届冬奥会的奖牌都是来自固定几个强势项目,诸如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之类的。
譬如队伍里另一位冬奥冠军便是退役多年的短道速滑选手,蝉联三届的功勋老将——乔珍。
相比之下,花样滑冰大多是情况下是连拿到两个名额都有问题。
但自从何彗横空出世之后,花滑崛起的势头就异常明显,索契上的团体铜牌和女单金牌,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有着激励的意味。何彗让华国更多的观众了解到花滑,甚至直接参与进花滑。
代表团的行程有点儿紧张,带着任务来的,展示前的每一天行程都很满。
以至于李初妙原本说好要约何彗吃饭,以尽东道主之仪的事儿,也被推到了结果宣布后。
来到会议现场,华国代表团和哈萨克斯坦代表团打了个照面,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这一次的最终候选城市有两个——华国的北京-张家口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何彗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做展示的大厅,好奇地观察着各自忙碌的人员。
乔珍今年三十六岁,留着短发,穿着全套的西装,看上去是气场十足的大姐姐。
乔珍以为何彗现在是紧张,便拍了拍何彗的肩膀。
“等会儿放轻松。”乔珍说道。
何彗点头:“好,但我其实不是很紧张。”
上辈子作为何氏总裁,她还在各种会议或是活动现场讲话,虽然不喜,但经验还算丰富。更何况,代表团光是全套的彩排就有十几次,流程烂熟于心。
最最重要的,是何彗拥有上辈子的记忆,知道北京将会不出意外地当选。
乔珍笑笑:“那就好。”
*
正式的陈述开始,华国代表团按照此前安排好的顺序一一做出陈述。
乔珍发表完慷慨有力的陈述后,将话筒递到了何彗的手中。
话筒的手柄上带着乔珍掌心残余的温热。话筒仿佛化身接力棒,传递着华国冬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何彗在团队里是新生代年轻人的一个,但却一点儿不怵。
她身着一袭干练的西装,落落大方地走上台,开始了她的脱稿演讲。
在稿子的最后,何彗说道:“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借助冬奥会的契机加入到冰雪运动的事业中来,希望场馆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成为奥运遗产造福社会。”
“最后,我希望有机会能在家门口参加一次冬奥会。”
何彗说得很大,又归于很小。
掌声雷动。
“感谢华国代表团和哈萨克斯坦代表团的精彩演说。”主持人说道,“现在,请各位国际奥委会委员进行不记名投票。”
等待的时间总是显得漫长,连预知未来的何彗都不免跟着心跳加速。
她坐在黑暗中,看着闪着光亮的舞台,主持人踏上舞台的脚步声清晰入耳。
何彗身旁坐的恰巧是乔珍。
她面色严肃。尽管是三届冬奥金牌得主,尽管经历过太多心脏骤停的关键时刻,乔珍还是悄悄攥紧了拳头。
主持人在宣布结果前的每一秒都变得愈加难熬,拖长的调子如同锯齿在人的心上反复划出口子。
终于,话筒在传来呲啦一声,最终的结果终于被宣布。
“恭喜北京-张家口!”
北京-张家口最终获得了46票,以6票的优势赢下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上辈子的数字何彗莫名记得非常清楚,北京-张家口用4票的优势打败了阿拉木图。而现在,是6票。
何彗脑子里正在胡思乱想,人却被身旁的人一下拉起身。
大家高举着双臂欢呼,四周一片欢腾,尖叫声仿佛要掀翻屋顶。
“成功了!”
“我们做到了!!”
大家彼此拥抱着,彼此道声恭喜。现场的都是一辈子为了奥运奋斗的人们,有些人是从2008年而来,人生中再经历一次成功当选的经历,依旧激动万分。
不过一瞬,不少人早已泪流满面。
比如那个在赛场上从来没有哭过的,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