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京城,低声道:“苏月华,你以为你赢了?不,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艾丽娅率军入京。京城百姓见大军压境,纷纷避让,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艾丽娅身披战甲,策马入城,直奔皇宫。
皇宫大殿之上,皇帝端坐龙椅,面色阴沉。朝中反对派早已列队而立,准备再度上奏,要求彻查艾丽娅之事。就在此时,宫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太监高声禀报:“艾丽娅将军,奉旨入宫!”
皇帝闻言,眉头微皱,挥手示意守卫放行。!兰~兰/文?学? *免!费\阅^读_片刻后,艾丽娅步入大殿,单膝跪地,朗声道:“臣艾丽娅,奉旨回京述职,参见陛下。”
皇帝冷冷看着她,沉声道:“艾丽娅,你可知罪?”
艾丽娅抬头,目光坚定:“臣不知罪,还请陛下明示。”
皇帝冷哼一声:“有人密奏,称你借幽州之乱,意图谋反,掌控军权,进而夺取皇位。此事,你作何解释?”
艾丽娅神色不变,缓缓道:“陛下,臣奉旨出征幽州,乃为平定叛乱,护我大周江山。若说臣有谋反之意,臣愿以性命担保,绝无此事。”
她顿了顿,继续道:“至于那封密信,臣怀疑,乃是有人蓄意陷害。陛下若不信,臣愿接受彻查。”
皇帝沉思片刻,未语。就在此时,一名心腹大臣出列,低声禀报:“陛下,臣收到一封密信,信中提及,那封指控艾将军的密信,乃是苏月华所为。”
皇帝闻言,脸色骤变,目光凌厉地扫向那名大臣:“此话当真?”
大臣点头:“臣已查明,那封密信的笔迹,与苏月华府中幕僚所写极为相似。且苏月华早已在京城布下暗子,意图动摇陛下对艾将军的信任。”
皇帝沉默良久,最终缓缓道:“艾丽娅,你先退下。此事,朕会彻查。”
艾丽娅起身,拱手告退。她走出大殿,嘴角微扬,低声道:“苏月华,你终于露出马脚了。”
与此同时,幽州城内,苏月华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后,神色未变,只是轻轻一笑:“艾丽娅果然不简单,竟能在短时间内反将一军。不过,这一局,还远未结束。”
她随即召见心腹谋士,低声吩咐:“传令京城中的暗子,继续施压皇帝,务必让艾丽娅无法翻身。同时,派人联络边关将领,若艾丽娅有任何异动,立刻出兵。”
谋士领命而去,苏月华则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漫天飞雪,低声道:“艾丽娅,你以为你赢了?不,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风雪未止,战鼓将鸣。
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艾丽娅回到京城后,未及休整,便被召入宫中。皇帝召见她的态度冷淡,却并未立即问罪,只是命她暂且回府,听候调查。她虽表面平静,但心中已然明白,皇帝已对她生疑,而她若想在这场棋局中稳住局势,必须迅速出手。
回府途中,艾丽娅便已命人召集亲信,密令他们彻查京城中所有与苏月华有关的暗线,并设法找出那封密信的真正来源。她深知,若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局势扭转,她不仅将失去兵权,甚至可能被彻底清除出朝堂。
“将军,苏月华此举,显然是要逼您退位让权。”一名心腹副将低声说道,“若陛下信了她的话,恐怕”
艾丽娅神色冷峻,缓缓道:“陛下不会轻易相信她,但他已经开始动摇。我们必须让他看到,苏月华才是真正图谋不轨之人。”
她随即下令:“传我命令,即刻派人前往边关,联络几位与我交好的将领,让他们随时准备出兵,以防苏月华在幽州生变。同时,加强府中守卫,防止苏月华暗中动手。”
副将领命而去,艾丽娅则亲自前往皇宫,拜见皇帝的近臣,试图稳住局势。她深知,皇帝虽疑心未定,但若朝中反对派持续施压,皇帝迟早会做出决定。她必须抢在他们之前,掌控主动权。
与此同时,幽州城内,苏月华早已料到艾丽娅不会轻易认输。她坐在书房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目光深沉。
“艾丽娅果然不简单。”她轻声道,“能在短时间内反将一军,确实不愧是我多年来的对手。”
她随即召见心腹谋士,低声道:“传令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