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
吕洞宾显然很清楚那些人的德行,就比如说李察所言的灭佛,到时候肯定会有佛门修士要出来和他做过一场的,甚至不排除这些人会联合其他人一起行动。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一统天下,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华夏人道大昌的。毕竟华夏人道大昌,华夏周围的那些国家日子就不好过了。别的就不说了,契丹人也是崇信佛教的,并且契丹皇室都信仰佛教。再加上石敬瑭当了契丹人的儿皇帝,并且将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人,现在的契丹人对中原可是虎视眈眈。虽然上一次南下中原失败了,但是那些契丹人可不会就此放弃,而支持契丹国的修士也不会放弃,毕竟这些人的气运已经和契丹人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少人坐着契丹入主中原,成为华夏之主,他们好借此反馈,一举得到飞升呢。李察现在扶龙庭肯定是要挡住他们的成道之路,到时候自然是要做过一场。想要以我华夏人道为嫁衣,那也要看看自己牙口好不好了!从李察这里得到了办法之后,郭荣很是高兴,回到宫中之后,立刻就派人去坐。李察给了他晒盐法,第一时间就被他安排心腹之人前往齐地盐场和淮南进行尝试晒盐法。与此同时,郭荣还派人去调查周围几个州县中佛道寺庙的数量和其占据的田亩数量。这个时代的寺庙是不缴纳赋税,也不服劳役,唐朝时期虽然有好几任皇帝都下达了命令,但是只能短时间有些作用,等个几年,或者皇帝驾崩之后,这些政令就会被废止,没人在当一回事。也正是如此,历代以来,才会有那么多大臣皇帝要灭佛,实在是佛门富得流油。除了信徒捐赠的各种钱财物资外,佛门还负责放高利贷。因为他们手中掌握了大量钱财,这些钱一直放着也浪费,于是和尚们就开始利用这些钱给百姓放贷款。寺庙放贷发展的速度极快,再加上民间很多崇信佛教的信徒,根本不敢欠钱不还,造成的结果就是寺庙放贷非常顺利。而各地的世家、豪强在看到这种情况后,纷纷将钱借给寺庙,然后再让寺庙进行放贷。有了地方上世家豪强的帮助,和尚们的放贷业务已经成了最赚钱的业务了。甚至就连那些原本放贷的大户豪门们也纷纷借助寺庙的名义去放贷。毕竟放高利贷、印子钱的名声不好听。有了佛门当白手套,他们完全可以站在后面赚钱。甚至还有一些世家豪门更是利用自己的家庙放贷,在这些人的支持下,寺庙的放贷业务已经成了寺庙最为赚钱的生意了。而寺庙甚至不用自己的钱,就能轻松赚上一笔钱,自然是很高兴。等到郭荣派出去调查的人回来之后,看到调查的结果发现,佛门的情况比李察告诉他的还要严重。坐不住的郭荣再一次赶往李察这里进行求教。“先生,吾欲要灭佛,还请先生教我。”刚见到李察,郭荣就直接开口问道。“贵客可是下定决心了”李察问道。“下定决心了!”李察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先说说怎么切入吧。”“灭佛这个不好,我们可以换个名字,整顿佛教!反正现在佛门净土基本上全部都被那些满脑肥肠的家伙占据了。”“贵人可以以考校的方式对那些和尚们进行考核,只要不达标的全部强制还俗,以后发放度牒也限制数额。至于说田产所有寺庙只允许的保留不超过两百亩的佛业田,其他田地全部收回国有,然后发放给无地百姓。”“不过那些寺院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贵客可以直接将这些土地分配给士兵作为奖赏。”“佛门有清规戒律,在依照戒律对寺院进行审核,不合格的全部取缔。寺院合格僧人低于五十人的全部取缔,然后将这些和尚送去其他大寺庙。”“一些寺庙中藏污纳垢,收留要犯,坑蒙拐骗,也一应取缔并追究其责任。”李察给郭荣制定了完整的整顿佛门的各种手段,并且将佛门会进行的各种反抗也都进行了预判,并且给出了解决办法。可以说执行的人,只要按照这个整顿手册办事就行了。“灭佛是不人道的,我们换一个名字,整顿,目的就是整顿寺庙中的不遵守国法,不遵守清规戒律的和尚。”“贵人是一国之君,即便是想要灭佛也要占据大义,以大势压人,逼迫他们不得不做。”灭佛这个词说出来不好听,而且很容易被人利用。这个时期,因为天下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不仅仅是百姓,就连很多世家、豪强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于是这些人开始寄希望于神佛,同样那些普通百姓一部分是有同样的想法,另一部分则是想要祈求来生过的富贵。因此天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