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越美综世界的大奥术师 > 第423章 如何破坏一场变法

第423章 如何破坏一场变法

.,c-o`m′要知道这些官员全部都是精通治理地方的人,并且他们很清楚地方豪强的手段,仅仅不过是一两个月,这些人不过是八品九品的官员,就相互配合着将那些地方豪强整治的难受无比。

同时,这些人心中也升起了一阵恐惧。很多人觉得朝堂之上的那些高官掌握着国家真正的权利,但是真正的情况却是朝廷的各种政令下达之后,到了地方上,都是由底层的那些官员来执行的。

这些芝麻大的小官看上去没什么事影响,但是如果则些官员们全部加起来,完全就能左右帝国的根基。

这股力量直接就让皇帝精准的掌握了地方上真实情况。

在封建王朝中,因为科学技术的问题,朝廷中枢很难知道地方上的真实情况,很多时候,朝廷下达的命令,到了地方上执行的时候,就是另外的一种样子。

额,不仅是在封建王朝,实际上就算是进入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后,有大量先进通讯技术后,这种情况依旧是存在的。

从古至今,地方上执行中枢的命令,想要这个政令动些手脚,有太多的方法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倍之’。简单来说就是对朝廷的命令执行的时候,直接加倍,至于说加一倍还是加几倍就看这些官吏的想法了。朝廷说每一户百姓征税十钱,但是到了地方上征收十钱正税,然后再征收十钱杂税,再征收十钱火耗。

总之,朝廷最后收到了十钱,而百姓付出了至少三十钱。除非事情闹大,不然朝廷根本不知道,地方上到底征收了多少钱。

那些人有太多的方法来多征钱粮了,火耗只不过是最基本的,后面还有鼠雀损耗税。鼠雀损耗税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征收赋税的时候,因为大多时候征收的是粮食等实物,这些粮食放入官仓后,虫蛀鼠食,鸟雀啄食的损耗。

按照官吏的说法就是这些损耗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达到朝廷的要求,那就先多征收一部分来作为损耗使用。至于说到底损耗多少,那就是秘密了。

后世因为这种方式容易暴露已经不再使用这种方式,但是他们使用的是另一种更隐蔽的方式。

中枢政令下达,大多时候都是又一个区间弹性的,而那些人就会按照他们的利益来严苛或者宽松执行。甚至还有人故意矫枉过正。

历史上,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无数次。

王安石变法中,最简单的一条青苗法就是如此。当年王安石在地方担任官员,发现很多百姓在耕种的时候缺钱,因此只能去找当地的大户、豪强借贷,然后等到粮食收获的时候再还钱。

而豪强们自然不是开善堂的,借贷的利息不低,很多百姓辛苦一年,到手上不过刚刚够还贷。王安石于是就推行了青苗法。

以官府出钱借给普通百姓,给予更低的利息,这样百姓在丰收之后,再还给官府,官府通过这种金融操作就可以不用加税而获得更高的财政收入,而百姓也能减轻负担。

当时宋朝财政困难,朝廷想要通过加税或者变法改善财政。王安石以‘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上疏神宗皇帝。

神宗皇帝看到王安石的办法,觉得这个办法非常好,于是支持王安石的变法。

王安石成为丞相后,开始推行这些变法。历来变法都是利益的重新划分,按照王安石的变法,朝廷获得跟过钱财,百姓负担减轻,那难道没有人利益受损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利益受损的正是各地豪强、官绅、大户们。也只有这些人才有钱借给普通百姓。他们的力量很强,而且在地方上都是地头蛇。

王安石变法就是在他们身上割肉,这些人怎么可能束手就擒

变法是需要底层官员进行执行的,而底层官员和这些地头蛇的关系极深。王安石让他们推广青苗法,这些人自然不敢不推行。

但是怎么推行,以什么标准推行,完全就是他们说的算。

朝廷官府推行青苗法,给了大量钱财教给地方官府,一些胆子小的,就是地方官府将这笔钱贷款给当地大户,然后当地大户再用这笔钱贷款给那些普通百姓。

百姓得到的青苗贷利息不变,官府发放的青苗贷也全部发放洗去,并且收到了利息。官员有了政绩,当地豪强也收到了利息,朝廷也得到了一笔欠款,百姓们没有什么变化,看上去是皆大欢喜。

这操作是不是很眼熟当年东大让银行放开贷款给百姓,鼓励百姓经营,并且给每家银行设定了放贷任务,但是这些贷款有多少落到百姓身上了

绝大多数贷款都被那些不可明说人贷走,然后再以民间借贷的方式贷给了那些需要的人。然后一部分人就轻轻松松先富起来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新鲜事,现在干过的事情,在古代早就已经有人干过了,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头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