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d`u¨.^c~o?m+所以李察让他自己去看,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儒家那一套东西中,的确有很多好的,但是不好的同样很多。只学习其中好的部分,而法家同样是因为如此。就比如法家的严刑峻法,量刑从重的问题,这些同样需要改变。李察已经建议始皇帝废除肉刑,改为劳役。这个时代的肉刑非常残忍,割鼻、斩足等,李察建议改为发配矿山挖矿,或者发配服劳役。挖矿和劳役在这个时代是非常苦的,而且死亡率极高。犯人关押着不仅浪费粮食,还浪费土地,让他们去干活,废物利用。而且能够免除肉刑,也是一种仁政了。在听了李察的话之后,扶苏也想了想,然后决定亲自去地方上看看。 始皇帝在取消了天下九成的徭役之后,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剩下的那些需要使用劳役的地方则是使用囚徒,并且时间限制也放宽了。另一边,朝廷迁徙了天下六国贵族,也让不少百姓获得了土地。原本天下动荡的局面顿时就缓解了,各地安定了很多。与此同时,朝廷大军也开始对各地盗匪进行剿灭。朝廷政令已经发布三个多月了,那些原本只是无奈落草逃避劳役的百姓已经基本上都返回家乡了。一些犯了小事的盗匪在听说朝廷大赦天下后,也都回乡了,现在那些依旧还落草为寇的,不是别有用心之人,就是一些穷凶极恶之辈。这些人自然不能留着,于是朝廷就在三个多月之后,开始对关中、中原之地的盗匪进行清剿打击。毕竟朝廷很多工程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现在朝廷刚刚暂停了劳役,一些紧要的事情,就只能找这些盗匪来干活了。李察在接管了天宫院之后,不仅在建造大船,还负责建造其他的东西。李察让人去找来高岭土,然后指点匠人们用高岭土烧制瓷器。同时又命匠人去造纸。李察既然准备帮助大秦点开科技树,这些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自然要尽快让他们掌握才行。玻璃、瓷器、造纸、印刷、火药,这些东西全部都要传授的。实际上,这些东西的制作难度并不高,秦朝的科技水平全部都能做到。接下来李察开始改良炼铁之法。秦国的炼铁之法并不算先进,李察要传授的炼铁法是土法高炉。这种土法高炉是共和国建立后,有一段时间出现过的土法炼钢。这种土高炉虽然能够炼钢,但是品质不行,但是对于秦朝来说,这种铁已经是非常好的了。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要高于其他冶铁法的。别的不说,土法高炉炼铁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炼铁的巅峰了。李察带人建造土法高炉,传授这些工匠们土法炼钢的技术,同时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青铜武器、铠甲对于士兵来说还是太过沉重,而且现在秦君绝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石制盔甲和皮夹,只有一部分人使用青铜甲胄。李察带人进行高炉炼钢,就是想要推行铁甲和铁器,而青铜还是用来炼制钱币吧。高炉的建造并不难,李察这里有充足的技术资料,按照他的这些资料进行建造就可以了。而且为了冶铁炼钢,李察还将煤炭蒸馏技术也找了出来。煤炭蒸馏技术可以将煤炭中的硫去除,让煤变成碳,然后再使用碳来炼铁。同时,推广使用煤炭对于关中和北方而言是有好处的。北方地区干燥,百姓常年采樵对于环境的破坏是持续性的,关中平原在秦朝时期是沃野千里,八百里秦川是天下有数的富庶之地,可谓帝王之基,但是到了唐朝之后关中就变得凋敝。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森林砍伐殆尽,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贫瘠,粮食减产,耕地减少。现在能够避免这种情况,李察自然要去了做的。李察命人准备了煤炭,然后使用土法高炉进行炼钢,土法高炉炼钢成品率不高,但是冶铁确实绰绰有余了。灼热的烈焰升腾,将高炉点燃,很快早就准备好的铁矿石被投放进去,这些矿石在煅烧之后,很快就在高炉中融化。三天之后,伴随着一声‘开炉!’滚滚铁水就从高炉下喷涌而出,灼热的贴水流入早就准备好的模具中,这些铁水直接送到旁边的工坊中加工段造成武器、铠甲、农具等。一炉铁水,直接就锻造出来了数十件铠甲和武器,然后李察就带着这些武器铠甲返回咸阳城,去见始皇帝。“国师今日来此,是有什么好消息吗”嬴政此时正在练习李察传授给他的导引术。经过几个月的锻炼之后,嬴政明显感觉到了这套导引术的好处,他现在的精力旺盛,身体强壮的如同二十多岁。这段时间,每天早中晚,他都会修炼半个时辰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