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到秦时,助政哥大一统 > 第十二章 服了

第十二章 服了

袁华刚刚讲解秦赵长平之战讲解的过于入迷,就是为了折服这群年轻人。

完全没有想到,会惊动这么多人。

不过,效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的多。

所有的年轻人都被袁华折服了,他们完全明白袁华的能力。

任何组织过大事的人都知道,“服了”这种东西,对于领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样东西。

这种服了会转化为执行力,也意味着他下的命令不仅有人听,还会有人卖力去执行,不会阳奉阴违。

要获得这种“执行力”,光靠搞小圈子是不行的,还得做出一些让人服气的事儿。

嬴政干成的事情是完全解决分裂问题,让中国在政治上直接原地起飞。

自大一统以后,中国的下限就变成了东亚霸主,上限可达世界霸主。

除去满清这种反人类政权,哪怕是被人一直痛骂的大明,实际上也维持住了东亚霸主的地位。

这些和嬴政的大一统是分不开的。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大一统的中国,下限会有多低。

袁华觉得那将会成为彻底的地狱,甚至可能不如印度。

那就不是一次满清入关,而是天天满清入关。

这满清天天入关,能不是福报吗?

正是因为嬴政完成了大一统,袁华才对嬴政彻底服了,愿意来秦国做事,而不是直接去造反。

换成满清,袁华就是头号反贼啊。

无他,不服而已。

深切明白“服了”这件事有多重要的袁华,才会在这里给众人上课。

毕竟这些大秦军功贵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袁华将来想推行改革,就必须争取和拉拢大秦军功贵族的支持,这是改革的必要条件。

想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没有大刀和阔斧,那是万万不行的。

没有军队支持的改革,几乎不可能成功。

谭嗣同很勇敢,袁华也是钦佩的,但是袁华可不准备去当谭嗣同第二。

故而,通过这些大秦军功贵族,就可以向整个秦国传递一个信号,他袁华懂军事。

这很关键。

不懂军事的人来瞎改革,下面的抵触意见会非常的大。

但是懂军事,功勋卓著,声望极高的人来推行军事改革,下面的抵触意见就会小很多。

只有让所有人都知道袁华擅长军事,那么未来秦国的军事行动,袁华就可以拿到极大的发言权。

这样可以让国家少走很多弯路,也可以让老百姓少受点苦。

......

而政哥在旁边听的津津有味,袁华讲的是后世无数次对于秦赵长平之战的分析和总结,满满的都是几千年来华夏军事思想的结晶,当然很有价值了。

从袁华的讲述中,政哥也在关注着在战场上需要注意的东西。

通过这一次沙盘复盘,他也是知晓了白起,廉颇,赵括三个人的用兵决策。

很多政哥没有想通,或者说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袁华今天的复盘都给他完美展示了一波。

毕竟上帝视角,可比秦国单方面的记录,更能还原战争的全貌。

这给了政哥极大的启发!

“臣袁华,参见大王。”袁华见嬴政来了,便只能暂时结束了讲解。

“袁先生,再讲一讲吧。”政哥示意他继续。

“对啊,国师长,再讲一讲吧。”

围过来的国师们都是恭身而拜:“还请国师长再讲一讲。”

毕竟,袁华的讲解,放在这个时代真是独一档。

袁华自带历史光环,对于各个国家的情况耳熟能详,还能深入浅出,为一众国师解答疑问,更通过复盘整场长平之战,阐述秦,赵,韩三国的战略战术,和对战双方的决策精妙在哪里,又失误在哪里。

将白起为何获胜,而赵括为何战败,给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换句话说,在这里讲课的其实不是袁华,而是后世无数研究长平之战的专家。

这种军史,军事的理论功底,领先时代两千年。

纯纯的降维打击了。

在场的众人,都是知兵的,甚至有人也是用兵的行家。

比方说:李信,王离,蒙恬,章邯。

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个时代,能在军事理论水平上和袁华碰瓷的人,也就是王翦,王贲,廉颇,李牧等寥寥数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