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到秦时,助政哥大一统 > 第六十九章 荀子到访

第六十九章 荀子到访

韩国,新郑。

刚刚带着张苍来到新郑的荀子,马上就得到了袁华最为隆重的登门拜访。

此刻的袁华秉持着一个晚辈的礼仪,恭敬的对待荀子。

“荀夫子此来新郑是探亲访友呢还是?”袁华恭敬的问道。

像荀子这种德高望重的人,现在在各国都是有着许多亲戚和关系户的。

但袁华很清楚,现在这几年是荀子最后的余晖了。

作为老师,荀子毫无疑问极为成功的。

李斯,韩非,张苍,荀子的学生可以说一个比一个牛逼。

但是作为传承者,荀子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毕竟荀子的弟子,那都是一个比一个有个性。

他的的嫡系传人和再传弟子,干脆直接改换门庭。

比方说大汉帝国富国强兵的主持者张苍,他是荀子的关门弟子,但他也抛弃了荀子,走上了黄老学的道路。

还有更著名的李斯、韩非,更是直接相爱相杀。

后来的荀子学派,其实是几个跟荀子没有太大关系的路人,在读到了荀子著作后,深感这才是道理,这才是学问!

于是,这群人遵奉荀子为祖师爷,再次打起了荀子的性本恶和化性起伪的大旗,逮着诸子百家,一顿乱喷。

结果,让他们喷出名堂来了。

天下各地,与他们抱有相同想法和相同观念的士子,纷纷前去与他们汇合。

同志越来越多。

终于,成为了一个学派。

若不是在挫宋遇到了更不要脸的孟子学派,荀子学派还能一直嚣张下去。

作为学生,恐怕会有无数人想要成为荀子的弟子。

百分百相国资质,成材率高的有些过于离谱。

所以,袁华准备忽悠荀子去当老师,好好教育教育下一代。

毕竟,除了孔子本人,荀子确实是儒家教育中最厉害的一个。

如此人才,不忽悠过来996,实在是太可惜了。

罢黩百家,独尊儒术这种蠢事,袁华可不准备干。

除了荀子,像别的学派,都是要拉来改造的。

嗯,必须进行大一统改造。

否则直接干死。

虽然有些简单粗暴,但是确实比罢黩百家,独尊儒术这种蠢事高明的多了。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培养一个读书人,成本是很高的,跟后世的唐宋明时代是两码事情。

在现在,想读书除了有钱之外,还得有机遇。

因为,知识掌握在极少数的人手中,大部分的人都没机会接触到。

若不是荀子不在乎出身,对李斯这种小吏和张苍这种平民,以及韩非这种王公贵族一视同仁,他的弟子也没法都这么成功。

“老夫此来新郑,大概要待个一年半载。”荀子笑呵呵的答道。

他当然不能说,他这次来新郑是为了救韩非一命。

“原来如此。”袁华对于荀子的真实想法有了几分猜测,但是这种事情也只能揣着明白当糊涂!

真要说起来,恐怕会很难堪,袁华也只能装傻。

于是袁华满脸的真诚的道:“不知荀夫子,可否帮晚辈一个忙?”

“小友请说。”荀子看着袁华,对这个年轻人很有好感。

毕竟,袁华干的一系列事件,实在是太对荀子的胃口。

诸夏亲昵,开科举,不以出身选拔官员。

这些都是荀子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

故而荀子看着袁华,就像是看到了另外一个年轻又成功的自己,自然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是这样的,晚辈建议秦王最近在新郑举行诸夏第一次科举考试,想要选拔一些人才来治理国家。

但是,当今之世,许多人所学的知识,很多都在传承中出现了错误和遗漏。

为了更好的解释儒家经典,晚辈想请荀夫子在科举考试之前,先办一场讲学。

晚辈认为,荀夫子作为为儒家的代表,若是能讲授正宗儒家的经典,为一众学子们,解答疑惑,便是再好不过了。

不知前辈意下如何?”

袁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算是为日后搞一个诸夏大学,在做铺垫了。

借助科举考试的机会,狠狠拉来荀子等一波强人,在这里大规模的传道授业解惑。

只要这个事情做成了,诸夏大学要建立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