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到秦时,助政哥大一统 > 第八十四章 政哥:要破产了

第八十四章 政哥:要破产了

一次性拿出六十万兵马,你是真敢说啊。

一众秦军将领看着王翦,只感觉这家伙疯了。

兵马多了好不好?当然是好的。

哪个秦军将领不知道兵马多了好打仗?

但问题是,秦国的国力,难以负担。

对于绝大多数强国的军队,普遍分为三个档次。

王牌精锐,野战主力,填线宝宝。

现在秦国的军事实力,就是由五万多人的王牌精锐,二十万左右的野战主力,以及一大堆填线宝宝构成。

精锐的野战军,不可能像游戏一样直接刷出来。

王翦的规划,就是调集秦国精锐的野战军去围歼匈奴的主力。

同时征召大量的填线宝宝去填充战线,防止被人偷家。

可以说这是很稳妥的规划,稳妥到能应付绝大多数的突发情况。

但是,钱从哪里来?

不管是打了胜仗的赏赐,还是打了败仗的抚恤,都需要海量的支出。

哪怕是填线宝宝,也意味着大量的支出。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敢拖欠军费。

上一个拖欠军费的国家,叫做齐国。

后面直接就田氏代齐了。

历史上政哥否决王翦的六十万大军攻楚,本质就是秦国的财政已经到破产的边缘了,无法支撑那么庞大的军队。

前线集结六十万大军,就意味着总军队至少有一百万甚至更多。

这对于秦国来说,实在是有些过于难以维持了。

后来政哥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支持王翦。

那意味着拿出国库中最后一笔储备,拿出粮仓里最后一粒粮食,集中秦国能搜刮到的一切物资,集结秦国全部的精锐野战军,全部支援给王翦。

纯纯就是在赌国运。

成了就是秦灭六国,败了就是阿登反击战。

王翦请田这件事,一般人看到的只是王翦自污这一点皮毛,但是事情远非这样。

出征前索要土地和房产是因为无法封侯,出征后索要是为了打消政哥的猜忌,这两个原因其实都是骗人的。

无他,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两人的功劳太大了,封侯只是时间问题。

可以说,王翦家族一门三侯富贵无边。

至于出征后索要封赏就更蠢了,事实上当王翦一再索要赏赐的时候,周围人都认为王翦做的过分了,普通人尚且不能接受,何况是政哥。

王翦对此说,政哥喜欢猜忌。

实际上,政哥没有杀掉任何一位功臣。

当抛开个人的情感,和史官的刻意美化之后,就能发现历史的真相。

真相就是秦国没钱了。

从秦国立国到王翦伐楚,已经过去五百多年了。

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秦国的每一个领域已经被大大小小的利益阶层所占据。

五百年,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已经到了它的正常死亡周期。

不光是秦国到了死亡周期,其他诸侯国也已经到了死亡周期。

之所以都还活着,是因为七国之间一直在不断的变革国家,变革的方式有对外战争、对内变法、内部反叛等等。

战争、变法和反叛每发生一次,就是一次对原有利益阶层的清空和释放,然后再分配,再清空,再分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但是变革只能延缓死亡,并不能阻止死亡。

秦国到了政哥手上,已经是一个土地枯竭、国库空虚,资产为负的时代。

再加之政哥亲政以后兴建郑国渠,构造间谍战略,多次的对外战争,破韩、灭赵、攻燕、亡魏、伐楚等,已经致使秦国财政即将破产。

五百年问题的积累、利益阶层的固化、无法释放的土地、巨额财富的支出、超前消费的透支、杠杆下放大一万倍的玩法已经让秦国走在了随时都会崩溃的边缘。

第一次灭楚时政哥派出二十万兵力未尝不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此时的秦国已经拿不出多余的土地和钱财进行向下分配了。

而秦国之所以还能在表面上维持高效的运转,靠的完全是政哥逆天的个人能力。

但他的个人能力再怎么逆天,也不可能凭空爆出粮食和钱财。

后世有很多秦国士兵的家书出土,著名的就是黑夫和惊兄弟。

惊在第一封家信中给妻子写到,家里还好吗,母亲还好吗?要照顾好咱父母亲。家里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