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到秦时,助政哥大一统 > 第八十六章 干死债主,不用还债

第八十六章 干死债主,不用还债

钱从哪里来,这是个极大的问题。

刘邦可以肆意做掉旧贵族,然后瓜分他们的财富。

袁华也想这么干,但问题是,现在做不掉这些旧贵族。

既不能做掉贵族,袁华也不想做掉有钱的商人。

在中国,有钱的商人,从来都是统治阶级的待宰羔羊。

至于和西方一样,用钱财控制政权?

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管是军队还是皇帝,都能教他们做人。

至于大肆征收关税这种事,袁华也不想干。

作为穿越者,袁华很清楚,大肆征收关税,确实可以带来极大的短期利益。

但是从长期来看,简直就是杀鸡取卵。

工商业的发展与扩张,需要一个相对自由且宽松的环境。

更需要一个广阔的流通市场。

瞎搞,可不是袁华想要的帝国主义。

不过作为金融行业的大佬,袁华自然知道如何解决短期资金不足的问题。

发行国债。

不只是西方打仗的时候会找商人借钱,在中国,统治者没钱了找商人借钱去打仗,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想当年,周赧王因为借了钱还不上,还被债主们逼得躲到一个高台上,连王宫都不敢回。

这就是成语债台高筑的来源。

再往后,周亚夫领兵出征,还跟长安的高利贷商人借了黄金五千金。

打赢回来之后,连本带利,还了人家三万多金。

差不多是借一还七了。

这些都说明了,在中国,为了打仗找高利贷商人借钱,都是常规操作。

但问题在于,这玩意太贵了。

借一还七,利息高的有些过于离谱了。

袁华根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当然,简单粗暴的杀人,那就太蠢了。

所以,袁华才要发行国债。

年利率是不可能太高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年利率,就是袁华能接受的底线了。

毕竟大秦如今掌握了造纸,酿酒,印书,食盐,钢铁,纺织等暴利行业,偿还国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是中国的商人和地主都是什么德行,袁华可太了解了。

崇祯皇帝当年哭着求他们捐款,是个什么结果,袁华可太懂了。

虽然这国债是要还的,但是年利率只有百分之三左右,对于各路贵族,没有吸引力啊。

万一这国债卖不出去,可不就完蛋了?

哪怕是后世的第一批国债,有着理想主义的加持,卖的也不好。

袁华可不觉得自己的号召力能比那两位更高。

既然理想主义的国债卖不掉,那么袁华卖点现实主义的债券怎么样?

这次发行债券,就以匈奴的土地为保证,称为平虏土地国债!

而且不记名,还有债必付。

等匈奴平定,凡是持此债券者,都可以选择兑换土地。

这些兑换来的土地将来也不会被均田!

好田总是有人要买的。

只要政哥大肆给参战官兵和购买债券的人分配土地,军费马上就来了。

不过哪怕有了分配土地的利益,袁华还是觉得不够保险。

想了想,袁华干脆给政哥的信上写了另外一个绝招。

自愿购买。

嗯,就和自愿补课和自愿加班一样的那个自愿。

节操是没有的,效果是极好的。

作为p社玩家,袁华拥有极其灵活的道德底线。

至于节操,嗯,懂的都懂。

像袁华手上有政哥连续赏赐来的三万金(后面又赏赐了一些),直接全部买进。

满仓,梭哈。

国师都自愿购买了,作为相国的吕不韦,要不要买?

这要是不买,或者买的太少了,天下人要怎么看吕不韦?

吕不韦要是带头了,还搞一搞“奇货可居”的宣传,对于这个时代的商人和贵族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

谁不知道吕不韦的奇货可居有多么牛逼?

翡翠虎在吕不韦面前,那都是弟弟中的弟弟。

秦国的高阶贵族,数量不少的。

只要吕不韦带头购买国债,至少80%的国债就会被瞬间买光。

至于剩下的,当然是要交给商人们来认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