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到秦时,助政哥大一统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来骗来偷袭

第一百二十五章 来骗来偷袭

朝会结束之后,韩王为袁华特意举办了一次宴会,表达对于袁华的尊重和礼遇。

当然,更多的是对于秦军三个月速通匈奴的恐惧。

在春秋战国时代,一场战役打个几年,在众人看来都是极为合理的。

比方说秦赵长平之战,实际上就是秦赵两国都是经过两年多的储备才囤积了足够数十万众使用的粮草和兵器。

然后才在决战阶段大兴兵,展开长达六个月的殊死较量。

所谓的战争持续三年,实际上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故而在韩王看来,秦国和匈奴人打上几年都是极为正常的。

结果秦军直接三个月速通匈奴,直接从物理上抹去了匈奴这个种族,这不由得让韩王极为惊恐。

没办法,他和他老爹,都被秦军给打怕了。

故而三个月灭亡匈奴的匈奴战役,注定会引得许多人疑惑和好奇。

毕竟以往的秦军虽然厉害,但是绝不至于三个月就给匈奴人灭族。

匈奴人要是真这么好对付,赵军就不会几十年拿他们没办法了。

故而韩王准备套话,看看秦军的优点准备白嫖一下,然后偷换一下概念就变成自己的了。

嗯,战国时代,就是这样的。

不这么搞的国家,都特么灭亡了。

比方说,当年的吴国爆发过一次神秘的技术革命,

历史上,第一次举国体制下的总体战,第一次长趋攻破超级大国的首都、第一次大规模歼灭战(三万吴军歼灭至少十万楚军),不是出自晋、楚、齐、秦这些老牌列强之手。

而是由人们眼里的南方蛮夷之地,断发文身的吴国创造的。

而且,吴国不仅辱楚,还歼齐,凌晋,臣鲁欺宋,以一个后发国家,史无前例的凌架于中原诸强之上,成为整个华夏名义上的共主。

这不是什么吴国士兵人均高达,而是起源于一场突然的技术大爆发。

他们不知怎么点的科技树,总之,冶金工业突然就成了蛮荒之吴独步天下的“黑科技”。

吴国遥遥领先的冶炼工艺制造出来的剑矛,更是威震华夏,驰名列国。

《楚辞九歌》唱曰“操吴戈兮披犀甲”,说的就是当时诸夏中最好的装备,都是吴国人打造的。

在商鞅变法近两个世纪前,吴国就有法家治国的效率:它保障吴国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春秋时代的人们所不能想像的总体战。

而楚国却和晋国,齐国一样,已越来越老,虽然它们都体形庞大,人口众多,但政治建设落后,卿族强大,君权受抑,内部矛盾重重,形不成合力,更没有吴国那种新兴生产力支撑下的动员机制。

所以,二十多万楚军被三万吴军直接打崩溃,连国度都被吴国占据了。

若非秦军及时救援,楚国在那时候就要灭国了。

在吴国称霸之后,各国都在学习吴国的先进经验,抹平了技术之间的代差,吴军就再也打不出这么强大的优势了。

故而在韩王看来,如今的秦国应该就和几百年前的吴国一样,突然点亮了某种天顶星科技,导致军事能力和其他国家出现了明显代差。

若是韩国能够借此机会知道这是什么,那自然再好不过。

故而韩王对于袁华的态度,自然是越发热切了起来。

没办法,韩国太特么弱了啊,周围的强国,不管是谁,都能来欺负一下韩国。

自从当年申不害变法失败之后,韩国便彻底沦为了七国的小弟,再也没有争霸的雄心壮志。

哪怕是一直号称弱鸡的燕国人,也比韩国强。

毕竟燕国的地理位置比韩国好的太多,燕国再怎么落魄,也能依靠吊打东胡和朝鲜来吸血,国力自然比韩国强大的多。

而韩国,他周围都是强国,他是谁也打不过的尴尬局面。

故而等袁华稍稍空下来,韩王随即问起了匈奴战役的事情,席间众人都露出了非常感兴趣的表情。

毕竟三个月将赵人几十年都搞不定的匈奴人灭族,这种闪电战有些太过于震撼了。

而战斗的详情却没多少人知道。

不少韩国贵族甚至对于这一场战争并没有太多在意,要说蛮夷弱渣,过去几百年他们见的多了。

在这些韩国贵族眼中,能够被秦国三个月就消灭的蛮夷,实力也算弱得可以。

至于赵军的失败,显然是因为他们太过无能所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