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将来官吏的问题,政哥就准备建立好这个学院。
毕竟随着袁华的到来,大量白纸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学习的成本。
有了政哥的支持,这个学院必然会以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来传播和宣扬学问和诸夏大一统的理论。
而且政哥要搞的科举,诸夏大一统是必考内容。
谁要是连这个都搞不明白,也就不用来当官了。
这么搞下去,不怕诸子百家不屈服。
谁要是不支持这个理论,保证他的学派里面没有一个能当上官。
当然是会有人不在乎功名利禄,也可以不在乎个人的荣辱沉浮,但他们各自学派的命运与未来,有几个人能不在乎?
别人,政哥没有把握,但是荀子,政哥是相当有把握让荀子支持自己。
荀子这一派的人,本就是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
更何况,还不是有吕不韦嘛。
杂家,就是吕不韦创造出来的。
天生就是一个糅合了诸子百家的怪物。
而吕不韦也已经表过态了,表示自己非常认同诸夏大一统的理念。
他甚至改写了自己的《吕氏春秋》!
新版的《吕氏春秋》,直接把诸夏大一统作为核心思想。
这个确实喷不了,他自己写的春秋,他做主。
而政哥只要支持吕不韦和他门徒去教导杂家的学问,就相当于是给诸子百家开了个群体嘲讽。
仇恨瞬间就拉满了。
政哥向来是一个行事果断,懂得分析局势的人。
在搞清楚了这一点之后,大量的新版《吕氏春秋》,就直接被少府印刷了出来。
在吕不韦钞能力的加持下,这个《吕氏春秋》印刷的数量,直接超越了其他诸子百家藏书的总和。
诸子百家的大佬们要是不肯屈服,就等着被吕不韦狠狠打压吧。
吕不韦的徒子徒孙们要是都得了势,能放过其他诸子百家?
其他学派但凡有一点脑子,都知道这必然不可能啊。
满脑子仁义道德,循规蹈矩的皇帝,显然用屁股想都知道,肯定不会重用法家。
只有野心勃勃,胸有大志的统治者,才会对法家重视,厚遇。
所以在大秦的国立学院当中,法家和吕不韦的杂家,都是能得到极大发展的。
至于其他学派,就得看够不够识相了。
鼓吹分裂反对统一的,这统统都是奸贼啊。
搞定了老师的问题,政哥又开始思索学生的问题。
在任何国家,任何政策都容易被有权有势的人利用。
政哥也没办法保证他的法律不被人钻空子,但也要尽可能的减少空子。
想了想,政哥提笔写下了规矩。
所有入读士子,必须通过政审,由县令签字核查。
确保他不是蛮夷,也没有不可饶恕的罪案,或者投靠蛮夷的劣迹在身。
如果政审不通过,一律不得入学。
如果违反,一律以秦法论罪。
看着这个规矩,政哥总算是出了一口气。
嗯,如此一来,有权有势的人家的儿子犯了法,就不会打着改个名字藏进学院中的办法了。
在诸夏,学院自古以来就是教书育人之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
别说官府了,就是政哥,也不会轻易的派人进去抓人。
这是古老的原则,肆意践踏这条原则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政哥看来,如果有权有势的人家的儿子犯了法,都已经能买通县令了,说明法律已经根本惩戒不了这个恶棍了。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受害人要么运气爆棚能遇到出巡的政哥或者袁华,不然基本上是得不到公道的。
而且政哥和袁华都会死,他们死了以后,可就不会有人来主持公道了。
唯一能讨还公道的办法,就是拿着一把刀去灭门。
所以,政哥的法律不是用来打击这些人的。
实际上,人类几千年文明下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解决这个问题。
连t都做不到,怎么会觉得区区一部法律就能做到?
政哥对此只能说,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政哥的法律真正能够对付的,就是有一点权势,但还不至于买通县令的罪犯。
除了搞定这些罪犯,政哥还要解决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