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白马非马,更是中国思想哲学辩论上的一个巅峰。
当然,这也是士大夫文人的通病了。
这个世界上,可不止名家喜欢辩论。
事实上诸子百家,人人爱辩论。
真理越辩越明嘛。
自子夏先生之后,士大夫们聚在一起,倘若不是志同道合之人,肯定免不了要上辩论台走一遭。
当年的白马非马之论,就是这种爱好和喜好的巅峰表现。
而除了白马之辩外,历史上诸子百家之间,知名的辩论,不止发生过一次。
所谓名家,就是把事物混淆起来,专注辩论。
可以说,名家依靠三寸不烂之舌,与人斗,与天斗,与世界斗。
名家学者首先将“语言”与“事实”分离开来,让语言变成纯粹运思的符号。
接着,又任意挪移这些符号,有意识的违反语言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使得变异的语言本身就变成哲理思辩的内容。
也就是说,在名家学者的思想里,他们就是一群有理有据有逻辑的杠精。
名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踩人,尤其是在辩论中胜过别人,其中包括权贵君王,尤其是早些年,在诸子百家学术大碰撞的年代,现在算是有所收敛了。
靠着独一无二的嘴上功夫,名家开始各种颠倒黑白。
总之就是你认为对的,我要说成错的,偏偏别人还说不过他们。
但这并不意味着名家就无敌了,诸子百家要是遇到讲道理讲不明白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拔剑。
毕竟他们都很精通,以“德”服人嘛。
名家的祖师爷就因为太能说,还杠赢了郑国的国君。
恼羞成怒的郑国国君,直接下令把这家伙给咔嚓了。
只不过郑国国君没有什么政绩,所以后世人都更熟悉能力更强,更有作为的“大汉棋圣”。
新手跟特级大师博弈,唯一赢法是掀起棋盘拍头。
大汉棋圣的著作,《博弈:3秒钟从入门到入魂》,直接流传千古。
“大汉棋圣,尤其擅长中盘搏杀”的名号,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从那以后,名家就吸取了教训,不再整天和统治者过不去了,转头专心和诸子百家斗嘴。
如今,他们又找道了荀子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