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这,只怕粮商们都会下绊子啊。”
吕不韦苦涩的一笑,他自己就曾经是商人,太知道这群同行有什么手段了。
政哥摇摇头,杀气腾腾的道:“相国,你以为,粮商们真的很强吗?遵纪守法的粮商不会有事,挑衅寡人法律的粮商必死。
若是用三百人解决不了他们,那就用三千人,三万人,三十万!”
听到政哥这充满杀气的话,吕不韦也不再反对了,只能低头道:“大王所言极是,臣附议!”
既然连相国吕不韦都附议了,谁还敢反对?
一众大臣们纷纷表示,这粮食保护价,实在是太好了,大王能采用这种制度,实在是老百姓的福音云云。
“既然相国以为可行,那就由相国和少府商议吧,定下最低价格与最高价格,报与寡人。”政哥挥挥手道,此事就算了解了。
商议完民生上关于粮价的事情之后,政哥又开始商议军国大事。
目前天下还在进行的战争,只有一场,那就是百越战役。
在李牧的刻意放水和诱敌深入之下,楚国,韩国,魏国的三国联军,正在一直打胜仗。
“大王,如今楚国,韩国,魏国的三国联军同气连枝,这个联盟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王翦感叹着道。
“若是联军击败了百越,解决了楚王的后顾之忧之后,我们的局面就会非常被动了。
如此一来,将来一旦有变,楚军联合魏军,逼迫齐国加入他们的同盟去和燕国交战。
而赵国因为长平之战,几乎不可能和我们结盟。
那时候,我们秦国就需要单独面对楚国,魏国,韩国的三国同盟。
若是西边的蛮夷趁机入侵,如此我大秦的社稷恐将大祸临头!”
政哥听完王翦的分析,也不得不感慨,王翦的眼光真是毒辣。
齐国和燕国向来不对付,先是齐国灭了燕国,又是燕国灭了齐国。
双方的仇怨还是很深的。
打起来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而赵国在长平之战之后,和秦国的关系直接降低到了冰点,不帮助三国联军就不错了。
如今的诸夏国际形势看似对秦国有利,实际上随时都有反转的可能性。
不过,这种情况是很难出现的。
一方面,李牧是天下名将,如今还有秦国,齐国,赵国三国支援的武器和军官,可以和三国联军缠斗很长时间。
至于赵王那个二货,恐怕会被秦军的边军给打的满地找牙,只能龟缩于邯郸城中,靠着坚城勉强防守。
这可不是政哥故意抹黑赵王,而是这赵王确实是个二货。
任用郭开,逼走廉颇,逼走李牧。
简直是人才中的人才。
足以和大明战神朱祁镇和大宋的完颜构相提并论。
至于楚国,魏国和韩国的三国联军,政哥也不是很担心。
他们真要来,多半会在函谷关的铜墙铁壁面前撞了个头破血流。
至于西域的外援?
政哥已经准备提前给他们都超度了。
只要没有景外势力了,看楚王还能怎么勾结景外势力?
想到这里,政哥就笑着道:“王翦所言极是,寡人亦也曾担忧过。然而,自有青史以来,令出多方,政令不通者成大事?”
政哥笑着问道:“若是各国合纵伐秦,谁为首,谁为臣?”
这正是每一次讨伐秦国失败的关键所在。
各国诸侯共同讨伐秦国,加起来的总兵力和实力远超大秦。
但是,有几位大王,就有几个想法。
楚王想着尽快打进武关,吞并秦国。
魏王却不愿意好处都给楚王得了,拼命的拉后腿。
韩王更是可笑,居然想玩骑墙。
哪怕赵王有心呼应,自己却是个二货,只能被困邯郸城中,粮草尽绝,只能坐困枯城坐等死亡。
若是这各国合纵但凡有个像样子一点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也断然落不到最后那个结局,起码也能挡住秦国的进攻!
政哥觉得自己若是楚王,肯定首先会统帅大军,先进逼齐国,逼着齐王加入。
然后裹挟楚,魏,齐,韩,赵五国之兵力,进逼函谷关,将秦军打回关中。
只要秦军被压制回关中,就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多的诸侯加入进来。
当然,这是秦军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