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俸禄百余年不曾递增,救灾,修堤又在所难免。”
“至于调理财部,抑制腐败,如今也不合适。”
这番话,算是说到众人心里头了。
无论是整理田税,还是商税,都会遇到重重困难。
前者是地方士绅,后者是皇商。
让皇帝自斩双臂救济前廷,这根本就不可能;同样,让百官斩自己家来缓解财政,也同样困难。
在皇帝登位略显不当的情况下,收买人心最为重要。
环视众人一眼,朱敦汉轻笑道:“朕决意效仿欧洲,印制纸币。”
“陛下!”这时候,彭蕴章再也忍不住:“宝钞前车之鉴不远,唯恐百姓不愿。”
“何来不愿?”龚橙则直接道:“只要朝廷允许纸币交税,再控制印刷数量,就足以给朝廷提供可观的收入。”
说着,他拱手拜下:“昔日陛下在美洲时,就在魏国印制龙元,大获成功,仅仅是魏国,以及南方联盟,不到两千万人,一年获利超过千万。”
他昂首,骄傲道:“如今若以魏国为标,印制龙元,以全国三亿余人,大明六十藩国一亿人,一年获利七八千万只是等闲。”
“日后细水长流,也能得个三五千万。”
前明大量的汲取金银,加上世祖中兴后大量的金银开采和吸取,让大明民间金银存储极为丰富。
用纸来换金银,怎么想也是赚的。
不过,这得看百姓们接受意愿强不强了。
但朱敦汉则不怕,早有了应对之策:“百姓们不信赖纸币,这是正常的。”
“但一来,宝钞过去两百年,知道的不多;二来,防伪之法已定,伪钞定然难以成行。”
“三来,我决意,大明银行,以及各大银行,钱庄,都必须允许纸钞兑换银圆,且不得征收兑款。”
宝钞之所以一文不值,就是因为只管发行,不管收回,明摆就是搜刮钱粮的,谁还认真?
既然纸币成了共识,那么就开始强权夺利了。
工部想要,户部也想要。
最后,朱敦汉直接让其隶属于内阁:“设立铸币司,银圆,铜圆,金圆,以及纸币都由其制造印刷。”
“那不知叫何名?”
匡源问道。
“依旧是龙元!”
朱敦汉屁股决定脑袋,立马把魏国的印钞权拿了过来:“魏国龙元已经通行美洲,如今朝廷正好拿来用用。”
“那魏国?”龚橙眉头一皱。
“魏国的印钞就停了吧!”
朱敦汉随口道:“自此以后,不只是铸币权,印钞权也得由朝廷掌控。”
“是!”龚橙满脸遗憾。
他到底是从魏国出来的,屁股还没有转换过来。
朱敦汉则屁股转得快。
他要不是念着一些香火情,甚至连魏国海关都想拿下。
一年几千万,逼近一个亿,实在是太香了。
当然,以目前魏国的建设方针,如果拿掉海关的话,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让魏国雄立北美,这是朱敦汉的夙愿,是不会因为大明而改动的。
甚至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他甚至让北美五国与魏国结合,成为联邦制国家。
纸币的推行须得谨慎,任重而道远。
但财政亏空却是现实。
对此,匡源一如既往地建议发行债券。
“五千万债券,年息三厘,分十年还清,每年只需要还六百余万……”
朱敦汉自无不可。
反正发行纸币后,朝廷的财政将会得到极大的解放,不再紧缩。
财政问题得到解决,其他的问题就不算问题了。
例如,之前准备减少对边郡,即漠北,安西等地的财政转移,也被罢之。
甚至,朱敦汉还决定对科尔沁将军府,呼伦贝尔将军府,以及吕宋总督府进行升级,变更为省。
东北五地,黑龙江,吉林,辽东,察哈尔,科尔沁,呼伦贝尔,唯独后两者维持着将军府模式,施行军管。
但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即使是最贫穷苦寒的呼伦贝尔将军府也有近百万人口。
曾经的人烟稀少的黑龙江,更是达到了三百万。
加上辽东的一千五百万,吉林的七百万,科尔沁的两百万,东北五地的总人口,直接突破至两千五百万。
虽然加起来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