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振兴大明 > 第五十一章选秀

第五十一章选秀

翁同龢虽然在内阁和八部观政实习了两三年,但只是对政务了解一二,地方上的实操着实不了。

就像后世的机关和地方,那是两码事。

哪怕是阁老,去到地方没有师爷的帮助,也会一头雾水。

“翁翰林要去哪高就?”

馆首见到翁同龢,立马热情地招待着。

他虽然是馆首,但却仅仅是举人出身,根本比不上翰林出身的翁同龢。

:“黑龙江!”翁同龢笑着道。

“那里虽然苦寒,但这官阶高一级,也算是个好去处!”

馆首笑着道:“这就简单了,只要懂得官话,那名额也就好选了。”

“您如果要去湖广,或者是江南某地,那可得提前几个月,会馆也不一定能够有人。”

“还得去牙行找呢!”

师爷的选拔并不仅仅需要能力,语言反而是最基本的。

虽然说地方的那些官吏都懂官话,但如果是你和师爷都不懂得本地话,那么人家就会欺上瞒下,反客为主了。

交代了要求,翁同龢就转身离去。

半个月内,他就会得到消息。

如果会馆得不到满意的人选,那就只能去牙行了。

从会馆出来,又转了两条街,就能看到整个北京城的关键之地:贡院。

会馆一开始就是为了士子为建,平日里虽然招待乡党,但一到科举之年,无论是商人还是乡人,都会被无情的赶出去,自求地方。

这已经成了惯例,无人敢驳斥。

所以会馆距离贡院极近,就是为了方便举人们考试。

这几条街道上,密密麻麻都是读书人,一个个或道袍,或襕衫,提着把扇子,带着书童,招摇过市,毫不遮掩。

为了这群读书人的安全,巡警们可是不断地进行巡逻,防火防盗极其之严。

在前明时,科举定在二月,后来世祖皇帝嫌弃太冷,时间就定在了四月初。

张之洞从小在父亲身边长大,四处漂泊,可算是居无定所,耳濡目染之下,对于官场可谓是极为熟悉,花前月下并不擅长,也并无热衷之心。

唯独在字画一道,可谓是极其热心。

这不,他听说在书芳斋有一幅文征明的墨宝,虽然是临摹的,但依旧有其九分的神色。

如果买下来,回家多加练习,他的书法一道必然更有精进。

着急忙慌之间,他没有看路,直接撞到了一个行人。

“抱歉,在下南皮张之洞!”

“在下翁同龢!”

张之洞今年三十岁,到已经是胡子修长,宛若中年人。

而翁同龢则三十有七,由于保养的较好,反倒是比他还年前。

“兄台那么匆匆,可是有什么要事?”

“我听闻书芳斋有本前明文征明的临摹墨宝,听说有其九分神韵,不是其弟子,就是好友所临摹,实在是珍宝!”

张之洞略显诧异,此人年纪明显比自己大,怎么还叫自己兄台?

“哦?”翁同龢一愣,随即喜上眉梢:“正好,在下对墨宝也颇为钟情,不如一同前去。”

“若是囊中羞涩,也可以拼凑一番?”

“好!”张之洞感觉到钱囊虚空,立马就答应下来,然后喜滋滋的带着翁同龢前去。

可惜等他们赶到书斋,就获知已经被人买去了,要价八百块。

这个夸张的数字,让二人愣了一会儿。

然后拍腿锤兄,难受不止。

于是来到旁边一个小酒馆,喝了起来。

这时,一序齿,张之洞比翁同龢还小七岁。

翁同龢笑道:“张兄模样倒是年轻,只是这胡子太长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