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振兴大明 > 第七十章军事调查处

第七十章军事调查处

,英政府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使团中除了外交官,还包括不少军人、画家和园丁,其被明确指示刺探中方情报。

英国画家将沿途所见军事设施、清军武备绘成图画。园丁则仔细观察、采集中国本土植物,特别是茶树等经济作物。

从古北口过长城,马戛尔尼令随行英军中尉勘察这一古老防御工程。返程时,马戛尔尼一行又改走大运河,纵穿几乎整个中国腹地

这也是后来的鸦片战争无往不利的原因之一:其兵马登陆后,直接逼近大运河,迫使清廷和谈。

如果说,之前的那一次缅甸海战,英国人没有提前准备的话,朱敦汉是绝对不信的。

詹姆斯.邦德的祖宗,岂能没有预计?

或者说发动的突然,但其准备绝对是早已齐备。

南洋水师的船只、人数、炮火、物资,军官的指挥习惯,怕是早已经一清二楚。

在这种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怎能不胜?

“看来,锦衣卫的革新还是太慢了,须要另起炉灶,重新再设立一个机构才行!”

心中有了急迫,朱敦汉对于借鸡生蛋就不乐意了,重新设立一个专业的情报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名字,就叫做军事调查处!”

“而为了壮大军事调查处,就必须竭尽一切手段才行!”

朱敦汉这时候放下了手中的前明,看向讲述太祖朱元璋的一章,心头瞬间一动!

“明初,骑兵匮乏,北伐近半的骑兵都是由普通的蒙古人加入其中,才促成了骑兵无往不利的局面。”

“蒙古人擅长骑兵,而英国人擅长间谍,那就取长补短!”

他嘿嘿一笑:“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向钱看齐吗?那老子挖人也是正常的。”

心中有了定计,朱敦汉则沉默片刻,令人召来了吴年。

身材魁梧的吴年,此时依旧担任着要职:侍卫司一等侍卫。

偌大的侍卫司有数千侍卫,多数为普通侍卫,军官三百余人,都是三等侍卫,正七品。

二等侍卫数十人,正六品。

一等侍卫五人,正五品。

把吴年放到这个位置,是有些委屈了,但却不得不为。

如今朱敦汉感觉自己位置稳当了,自然就觉得安排下吴年。

“军事调查处?”吴年一惊,国子脸上满是惊奇。

“就是锦衣卫!”朱敦汉解释道:“只不过只是对外,打探一切的情报,收满细作等,也是战争的一部分。”

说着,皇帝讲述了一下锦衣卫对于缅甸海战的推测,间谍的危害极大,甚至能够决定一场战争。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不可或缺的,我愿称其为敌后战场!”

听到这里,吴年脸色好看了些,他双膝跪地:“卑职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我也不吝啬!”

朱敦汉看着吴年干脆利落地应下,嘴角带起一丝笑容:“即日起,军事调查处挂在战争部之下,等类于郎中。”

新明的郎中,作为执掌各部一司,品阶由五品跨越至正四品,乃是朝廷重臣。

而四品这道槛又是极其重要。

初一十五举行朝会时,四品以上才能参与其中,而且只有皇帝才能对四品以上官进行过问,任免。

换句话说,就算是内阁看你不顺眼,想要将你免职或者调官,也得皇帝首肯才行。

“谢陛下隆恩!”吴年大喜过望。

祖上八辈以来,他是第一个爬到如此高官的位置,说一句光宗耀祖也是理所应当。

又细说了一番连接后,朱敦汉也不啰嗦:“李莲英,直接拨款三十万给吴年筹备!”

“是!”李莲英看这吴年的样子,心中万分羡慕。

这可是30万,不是30块,普通一府数十万人之地,一年都不能收上这么多钱。

“另外,军事调查处竟然挂在了战争部旗下,那么一应的俸禄也要出,内务府每天在支给两百万!”

这下,吴年不淡定了,甚至有些恐慌。

皇帝如此厚爱,皇恩太重了。

“好好做!”朱敦汉拍了拍其肩膀,鼓励道:“一两年内做好防守即可。”

作为皇帝,朱敦汉随口一句话,就成立了一个部门,涉及到成百上千人。更是对朝廷格局具有冲击。

这就是一言九鼎,也是朱敦汉坐稳皇位后的权力,无人可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