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了皇帝的视线。
“陛下,如今分科别类,仅仅是卫生局,每个县就有两三百人,他们对各个街道分包清扫,垃圾全部都运到了城外的焚烧炉。”
“而焚烧的垃圾,又卖给了各个村庄作为肥料。”
李鸿章轻声解释道:“昔日那种为非作歹,私自收受卫生费的行为,已经完全被遏制。”
说着,他又指着那些垃圾桶道:“受您的点拨,街头巷尾都安放了垃圾桶,晨昏按时清理,然后每户一个月征收十文的卫生费。”
“百姓们怎么说?”朱敦汉随口问道。
“俱为欢腾!”李鸿章笑着道:“这不仅方便了大家,更显得干净卫生,昔日的蚊虫也少了。”
两人边走边瞧,周边一群锦衣卫、东厂探子贴身保护。
“起火了,起火了!”
忽然,耳旁传来了呼声。
紧接着,接鼓传花似的响起了锣鼓声。
于是在众人面前,数辆运水马车,就哼哧哼哧地奔走而去。
“这是运水车!”李鸿章解释道:“平日里可以用来洒水,去除灰尘,到了关键时刻还能运水灭火。”
“在每个县,都设有两三个消防局,可以短时间内进行灭火。”
“这样太麻烦了!”朱敦汉闻言,随口提点道:
“不是有自来水吗?可以在各个街头巷尾建一些消防栓,水量大一些,直接可以接水灭火。”
“等到水车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是!”李鸿章点头称是。
巡视着京城,朱敦汉颇为满足。
虽然依旧是一派砖瓦,但已经有了现代的气息。
隔几丈就有一个显眼的路灯,在夜间给许多路人指向道路,同时在某些时候,也是那些寒窗苦学的读书人明灯。
蜡烛和灯油可值不少钱。
同时,李鸿章也听到了他的吩咐,尽可能的在街道上种植花草,从而让灰尘少了许多。
更别提了,不时出现的岗亭、排着长队的自来水,以及偶尔出现的自行车,无不让京城充满了工业气息。
而如今最让朱敦汉不满的,莫过于道路了。
昔日的砖石道路,黄土道路,已经不合时宜,需要尽快淘汰,变为水泥路。
虽然这是一个大数字,但只要工业持续发展,水泥厂的产能也会不断攀升,到时候满足京城道路的修建,或许仅仅需要几个月的产能了。
“走,去你的新城看看!”
老城区也就那样,朱敦汉索性就坐上马车,直接来到了城南工业区。
随即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不断排烟的烟囱,以及一排排的厂房。
道路以水泥铺面,车马不断,一个个的厂房,吞下了数万人。
李鸿章作为主政官,自然是想要在皇帝面前露脸,他汇报着工业:“即至本月,迁移到工业区的工场,已经超过了三百家,最大的价值百万,最少的也有数万块!”
“在整个工业区的工人,已经超过了两万人,人数还在持续的增加之中……”
朱敦汉就在远处望着,并没有亲身视察的打算。
几万块,对如今的他来说是个小数字,在地方却不小,拿纺织业来说,这就是上百架纺织机。
一套火柴厂,也不过几万块的机器罢了。
“工业区的工场都有新思维,机器大多更新换代,仅仅是去年,进口的机器就超过了百万块,水平不说达到英国,但应该也与法国差不多了。”
李鸿章没有说自己威逼利诱,百般劝说的过程,商人能够混日子,就绝对不会进步。
但随着商业法的颁布,皇商和商团的垄断渐渐被打破,商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先进的技术成了追求。
吃了上百年的老技术,已经被淘汰。
再加上交通的便利,使得商品可以短时间内贯穿各省,对各地老旧工场来说,可谓是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