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振兴大明 > 第一百一十七章提点

第一百一十七章提点

“之所以让私营船厂参与进来,除了破除垄断之外,就是为了促进技术发展。”

在书房,朱敦汉对着左宗棠如是说道:“军国利器虽然不能假手于人,但时代不同了,皇商垄断多年,以至于技术陈腐,船舰老旧,不得不如此。”

说着,他又把鲶鱼效应说了一遍。

左宗棠恍然:“民间船厂虽然是后发,但却舍得投入技术、资金,不到10年时间,已经跃居世界二流。”

“而顶尖的四大船厂,不得不花重金去欧洲挖人,挖技术,摸到了一流门槛。”

“陛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

左宗棠拱手道:“只是为何万吨巨舰不再造了?图纸和工人都是现成的,只要再来十艘八艘,我大明海军必然会天下无敌!”

对此,朱敦汉没那么乐观,反而略带忧愁道:

“如果说大明的万吨巨舰是使出吃奶劲,那么英国就是纯粹的下饺子了。”

“你可知,为何英国一开始就不造万吨巨舰,反而让大明超了?”

左宗棠一愣,他仔细一想,确实是这般道理。

技术到位了,造船何必再等那么多年,让大明抢了风头?

“无外乎这二三十年里战舰的更新换代实在太快,很多时候战舰还在船台上呢,就已经过时了,如此也就导致了这年头战舰的寿命其实是非常短暂的。”

朱敦汉随口说叹道:“船舰还没有定型呀!现在就把万吨巨舰造出来,不划算,还容易落伍,浪费。”

“大明比不上英国,需要技术积累,所以必须造出来,有比没有来得强。”

这倒不是说现在的战舰质量差,服役几年就破旧不堪用不了了,而是技术发展的实在太快,一艘战舰充当主力舰的时间段只有三年到五年左右,超过五年后基本就沦为二流了。

例如勇士号,服役三五年就得大改,一直当做训练舰,根本就没怎么出海作战过。

就拿装甲厚度来举例,1860年左右,主力铁甲舰的装甲厚度不过四点五英寸,但是到了1870年后,一等铁甲舰没有十二寸厚的锻铁装甲带,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新舰。

按照历史发展,再过几年,那就是钢面装甲,然后是硬化装甲(哈维装甲、克虏伯装甲)。

从木甲到木甲外批锻铁,再到柚木锻铁混合装甲,钢面装甲、硬化装甲,仅仅是装甲的变化就这么大了。

更别提后膛炮了,炮管越来越长,口径越来越大,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甚至奇葩的是,进入风帆战列舰时代,撞角已经被废弃了,但因为火炮没有跟得上发展,所以撞角直接复兴了。

比如说北洋水师中的“超勇”、“扬威”,就是为撞击战术特意设计出来的撞击巡洋舰。而北洋水师的其他主力舰——包括大型铁甲舰“定远”、“镇远”——也无一例外,都安装有撞角。

左宗棠沉默了:“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

“既然海军归属战争部了,那么要塞近海守备区和远洋四大舰队,汝可要好好准备,莫要起了乱子。”

朱敦汉说了那么多,倒是有些口渴。

他看着左宗棠,不知道其能否领略自己的想法,需不需要再提点?

这次把海军一分为二,甚至直接从五军都督府之中提出来,就是为了更好的将海军控制住。

不是说坐上皇位,就天然的获得文武百官的服从,大权在握,而只是获得名义罢了。

在朝堂之上,有元勋老臣压着,在后宫有太后大义,新皇一般很难施政,只能缓缓收权。

更别提朱敦汉这种得位不正的了,更是小心翼翼。

新军改革,他甚至不敢裁撤京营老幼。

直到去年,漠北之战,西北之战,以及孟加拉之战,一再二,二再三的获得胜利,让他威望大增。

剥离海军也就是手到擒来了。

左宗棠瞥了皇帝一眼,略作思量,立马就察觉到了皇帝的深意,心头一惊:

陛下这是准备对闽派下手?

所谓的闽派,也可以说是海商派,其来源于当年世祖皇帝收纳福建南安郑芝龙的水师。

由此,后者被封为南安侯,如今还是延续。

其子郑森后来官途无量,把爵位让给了儿子继承,自己做到了内阁首辅。

也因此,在郑森的钻研下,轻关税,重视且鼓吹海利的秦学南安派诞生了。

在官场上,南安派是立宪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