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朱敦汉所说的那样,奥斯曼帝国对于塞浦路斯控制力其实不行。
最大的因素,就是英国人。
为了稳固地中海霸权,英国人对塞浦路斯一直觊觎着,奥斯曼人自然心理里明白。
被誉为欧洲病夫的奥斯曼,在大明以百万英镑的高价购买塞浦路斯后,立马就选择了同意。
相较于日后被英国人所夺走,还不如花高价卖出去,至少能回点血不是?
而推动这一切的,除了大明,最关键的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法国人,也就是金融业和陆军。
大明主要是出钱。
再加上英国人外交上的压力,奥斯曼自然里妥协了。
获得塞浦路斯主权后,一艘商船迅速的停泊在塞浦路斯港口,然后下来了千余步兵。
很快,罗曼先生就在中心城市尼科西亚接管了整个岛屿的管理权。
随后几日,大量的步兵抵达岛屿,稳固了政府。
这时候,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太子拿破仑·欧仁·路易·让·约瑟夫·波拿巴,带着母亲欧仁妮皇后,登上了这块岛屿。
旋即,在一众大使的见证下,拿破仑四世正式登基,成为了塞浦路斯王国的国王。
一时间,欧洲震动。
法国的波拿巴份子们一个个神情激动,源源不断地赶到塞浦路斯觐见朝拜。
而被困在普军当俘虏的拿破仑三世,则麻木了:“父亲当俘虏,儿子当国王!”
巴黎城内则在抵抗之余,一阵喧嚣,迎接拿破仑四世回巴黎的呼声也是不断。
拿破仑家族再次成为了整个欧洲王室的风云人物。
而实质上,拿破仑世四世就以年纪尚小为由,继续进行学习,而一应的国事,都托付给了内阁,也就是以罗曼为首相,执掌塞浦路斯朝政。
来自东方的步兵和海军,也在源源不断的涌向塞浦路斯,大明海军突然成了地中海的一极。
为了稳固统治,这些军队的家属也顺利得来到岛屿,成为其一份子。
顺便说一句,在法国战败后,埃及政府就将苏伊士运河所有的股份高价卖给了大明。
偌大的苏伊士运河,已经对大明敞开了怀抱。
塞浦路斯王国建立还不到一个月,只与奥斯曼和大明建交。
而英国人的地中海舰队,则蓄势待发,将整个塞浦路斯团团围住,轰炸态势明显。
不得以,作为首相的罗曼则发布了三条法律:
首先,塞浦路斯港将成为自由港,允许一切建交的国家停靠、补给。
这是为了缓解英国人施加的压力,让幼小的塞浦路斯王国度过幼年期。
其次,塞浦路斯将成为金融自由国,只征收百分之五的金融所得税。
这是为了发展经济,成为整个欧洲的洗钱王国。
最后,塞浦路斯加入大明的藩国体系,向大明朝贡,同时,塞浦路斯与奥斯曼达成永久同盟。
加入大明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远水解不了近火,拉拢奥斯曼帝国则成了必然。
同时也是借势。
果然,有奥斯曼帝国和大明,一近一远的撑腰,英国人立马就摄手摄脚起来。
作为外交界的老玩家,英国人哪里不清楚,整个塞浦路斯王国根本就是大明的手笔。
于是,英国人立马在北京展开了谈判。
在陆军上,英国人要求限制在万人规模,而海军则限制在一万吨以下。
朱敦汉纠结许久后,明白了英国人对掌控地中海的蛮横,一抓一放,达成了妥协。
塞浦路斯将成为中立国,陆军规模在三万以下,海军规模在两万吨。
比起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十万吨的规模,2万吨也算是勉强算是一方势力了。
毕竟地中海也不是英国人独占的,法国,奥斯曼帝国,也是有一定量的海军,联合起来倒是能给英国人挠痒洋!
朱敦汉对于地中海根本就没野心,或者说数万里的距离,他是有心无力。
海军派多了,英国人直接就打;海军少了,根本就不管用。
故而,他就妥协了。
毕竟他的初衷只是在地中海找一个落脚点,能够参与到欧洲的局势,以及在近东、中东地区施加影响力。
无论是政治利益还是商业利益,塞浦路斯将会是最重要的落脚点。
一如历史上的澳门之葡萄牙。
这边他忙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