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隆盛和太保久利通回到日本,自然不是因缘际会,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之故。
话说,大明六十多个藩国,汉化程度最深的自然是亲藩,其次就是朝鲜、锡兰、缅甸等藩国,最次的,则是新近归附的阿曼等国。
而日本,则属于不上不下。
倒幕运动勃发,让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正所谓不破不立,二人回到日本,就是看到了这样的好机会。
通过井上正直的引荐,二人见到了励志革新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
“不知两位先生有何教我?”德川庆喜跪坐着,面色严肃。
太保久利通与西乡隆盛对视一眼,旋即就开口道:“日本想要强盛,位列强藩之属,就得效仿大明的全面革新!”
德川庆喜眯着眼睛:“请细细道来!”
太保久利通笑着铺开了改革。
首先,利用平叛威势,废藩置县,进行中央集权,江户设置政事堂、十四部,以及各大部门。
其次,就是颁布赐姓令,允许平民拥有姓氏,进行编户齐民。
外交上,废除闭关锁国,积极进行对外贸易,尤其是与各大藩国之间,互通有无。
经济上,废除金、银判,而采用龙元纸币,全面归化大明,并且设立银行,进行兑换。
文化教育上,则进行四书五经及秦学教育,广设学校。
军事上,建设新式陆军,并且扩容海军……
更关键的是,设立科举,吸收各地英才效忠幕府。
这一条条,粗略一说就是半个小时,把德川庆喜直接惊到了!
废藩置县不提,光是一个科举,就足以让幕府大乱。
“幕府的根基在于武士!”
德川庆喜沉声道:“科举制成立,那些刁民、心思叵测的人也会进入幕府,到时候怕是社稷就危险了!”
“将军様,今时非同往日!”西乡隆盛沉声道:“如果放任不管,继续实行血统制,那么那些有才智之士将会流露在野心家手里,日夜想着颠覆幕府!”
“如今的叛乱就是如此!”
太保久利通则微笑道:“旗本、御家人死伤惨重,不足为虑,明军、越军在江户,正好撑腰,如今时机成熟了!”
“已经不得不改!”
见德川庆喜犹豫,太保久利通继续劝说道:“只要进行改革,国门大开,那么日本将不会有饥荒之忧,南洋各国大米源源不断入国,平息粮价!”
“只要大米充足,武士们是不会反对将军様的!”
德川庆喜沉默许久,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吾心意已决,愿意进行革新!”
于是,二人被拜为若年寄,主持革新。
在日本幕府,大老、老中、若年寄为三役,大老是首相,老中是宰相,若年寄执行,属于武士顶层。
若年寄一般可是谱代大名担任,二人一跃至此,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
日本轰轰烈烈的改革不提,整个世界因为维也纳股市崩盘而陷入到了紧张之中。
在维也纳开盘交易股票的294家股份公司中,有135家宣告破产。
紧接着,欧洲收紧了对美国的投资,美国铁路公司股票大跌,铁路建设陷入停滞。
纽约股市狂泻,五千家商业公司和五十七家证券公司倒闭关门。
而中欧的德意志帝国,同样受到了影响。
大部分股票的股息,从71年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降到了百分之四。
70年代初开始在柏林交易所内发行股票的95家新银行中,仅1873年倒闭
了约十五家,余下的几十家也是岌岌可危,面临资金难题。
而沙俄这种解放农奴活动热火朝天,立马就遭受了灭顶之灾,刚扶持起来的幼小重工业、轻工业立马迎来了冲击!
无它,美国和英国,以及德国的生铁价格,一下子就跌了三分之一。
在棉纺织业和毛纺织业的价格也持续下跌,完全平掉了关税的影响。
偏偏英国还得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因为他倡导自由贸易,低关税,总不能自己带头提高关税呀!
不过,英国人也习惯了,这是他们工业化以来的第十二次经济危机。
而且,这次经济危机主要在股市和重工业身上,轻工业依旧还存活着。
前几年因为大规模建设而兴起钢铁行业,自然是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