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振兴大明 > 第一百五十九章职校

第一百五十九章职校

“专业的工人?”胡雪岩一愣。

“是的,需要经过一两年的培训才能胜任!”英国人沉声道:“毕竟我们不能长久的待在这,还是得由你们自己生产!”

“至于精进研究,那就最少要三五年,筛选出真正的人才……”

“我知道了!”胡雪岩叹了口气。

他还得置办了私塾,专门教授他们知识,这算什么事?

而此时,在北京城,第一所专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诞生了。

这是由皇帝一力推行的,招收的基本是十来岁的学童,出身于穷苦人家,没办法进行科举,只能包吃包住入职校。

在科举盛行的时代,第一流的人才都涌入官场,想让他们学技术,简直是做梦,还不如从孩子抓起。

包吃包住,培养个十来年,就能成为专业人才了。

“陛下!”龚橙笑着到:“职校设立有十科,数学、机器、蒸汽、内燃机、轮船、火炮、化学、制图、建筑、会计!”

“数学为必修,其余的八科为选修!”

“第一期入学的有五百来人,都是京畿各大私塾贫寒学生,听闻包吃住还能学习,就被送来了!”

“得抓把劲了!”朱敦汉点点头:“第2期第3期得扩大规模,南方各大工厂缺技工,保守估计得上万人,如今这点人可不够!”

“臣意,可在上海设立一分校,招收那些孩童……”龚橙心头嘀咕,立马就开口建议。

“可行!”朱敦汉点点头:“工业化步伐加快,前期咱们还可以从欧洲招揽人才,但得自给自足才行,培养人才刻不容缓!”

犹豫了会儿,朱敦汉还是没有说出义务教育制度。

无它,大明四五亿人口,财政压力太大,根本就负担不起,只能流于表面。

不过,老是僵持着不行,朱敦汉咬着牙道:“让户部拿出一百万来,把公塾从顺天府扩充至河北!”

“陛下?”龚橙惊了:“若是河北施行公塾,五百万将够,每年支出少说也得五百万呀!”

老师的俸禄,纸币,确实是大头。

“这件事不能拘在京畿!”朱敦汉坚定道:“京畿几百万人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推行至河北,那里有两三千万,足以支持工业化了!”

顺天府的义务教育为六年七科,即国学、数学、道德、天文、地理、历史、化学七门。

短短数年时间,就有近十万孩童入学,这样推算,仅仅第一年,河北就会入学二十万学龄孩童,最少要七八百座公。

关键还是要老师。

这些人吃公粮,可是朝廷的大负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