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神体【完全变态】 > 第94章 万物化我

第94章 万物化我

开,铺展在眼帘之上。

达到什么状态,将一切外物摒弃,成为逍遥自在解脱之人?

什么是逍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为,逍遥的第一重境界。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有冥灵者,以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

朝生暮死的小虫不知什么是一天,活不过一个季节的蝉不知道什么是一年。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意为鲲鹏之志,斥鴳又怎么明白呢?但它不逍遥吗?它是逍遥的,只是这个逍遥是有待的。

有待,就是几乎与道,规则。

第二重逍遥又是什么呢?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不再为外物牵累,与世界之间的界限划清内我和外界,辨别真正之荣辱。只不过如此,也还是有待的,因为还要考虑吃饭,睡觉需要床褥,行走在大陆上要驾车。

当这是比前者更加逍遥的,只不过也不是最逍遥的,那么,又为什么这么做呢?而,又为什么不能这么选择呢?

第三重逍遥:‘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即使是能够御风而行,也是有待的,离开了风也不是了,就是‘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而已。

又问,那么第四重境界,又是什么呢?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顺应自然的本性,驾驭自然的变化,精神与宇宙一体化,物我的界限彻底消除,从物质世界的局限中超脱出来,达到‘无待’的境界,这个,就是逍遥。

物我,无欲。逍遥无为四种境界,物我无欲,万物化我。

逍遥游,一篇超脱自我,抵消万物欲望,构建一座精神世界的境界。这个精神家园很清冷,难免要孤独寂寞,也晦涩难懂,在里面能到到什么,就只能靠自己了。

至此,杨巅似乎抓住了什么,又还没紧紧攥在手中。

此前遇到的和尚,从身旁走过,彼时的他信步如风,就像列子一样御风而行,只不过从表面看来,他拄着锡杖,一步一步走着。

来到近前,见杨巅盘膝于道路的转弯口,默默点头吟咏:“阿弥陀佛!”

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不再停留,匆匆如旅互为陌路人,踏上另外一场征程。能为之停留片刻,便以是一种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认可。

或许,杨巅从他身上获得灵感,而他也能从杨巅身上获得灵感,这种莫名的相遇,是秉持佛法中的缘,在这条陌路之上,也算是聊以慰藉心灵。

他至随之而去,独留杨巅在此而已。

再回到逍遥四重境界上,似乎某种道,在此心已经悄然生长,根植于心茁壮成长。

现在的杨巅,就像是一个枯坐的木头,万物的声音在心中呼啸而过,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生如枯木,心如死灰’的状态。

他的道,便是逍遥。

遨游九万里,随着六月的风,激起六千里浪花,或是御风而行,六气之辩,遨游于天地之间。

原本浑浑噩噩,被剔除在逍遥之外。

这种心境出现的时候,超脱了外物的束缚,不被影响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

所谓的桎梏,就是困扰人心的外物,抛弃物我的界限,又有什么可以再困扰自己的呢?

天书逍遥游中的说法,构建了一个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杨巅找到了逍遥。

肉身的崩坏,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此时,会发现展示在杨巅面前的,是一条不再灰白的路。

而是一条前方发着金色光芒的路,亟待他去探索。

如果逍遥游有四层境界,那么此时放下了肉身外物的执念,杨巅在短时间内,就已经到达了第二层精神境界,不被外物所影响。

当然,这也是‘有待’的,因为他还想要生。

那就是‘何为生,何为死’的另外一个问题了。

杨巅站起身来,眼里不再迷茫,带着光,寻找到了自我的道。

道,是规则,是对自然的感应。

在规则化成的道路上,身边的景象变得模糊,清晰的路,只有一条康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