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在一天之内就来个大改变,那不和见鬼了一样?
于是她开始翻箱倒柜,把所有衣服往身上加,连冬天的夹袄都穿上两件,幸好古人的衣服宽大,层层叠叠下来,乍看和以前的身材没什么两样。
觉得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宝卧桥这才出门,她从早睡到晚,也不知道瞿伯有没有给那位陆大人送饭、送茶水,要是没有,那厮不就饿了一整天?
两人本来就非亲非故,她阴错阳差穿越进这本书,取代了原本的宝氏,与他做了名义上的夫妻,她向来不在意他对自己说什么、做什么,抱持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自然,他要是骂得太过火,她一样会回对心,甚至比他更凶悍。
她的目标是现阶段不要再让两人的关系继续恶化,至少能相安无事,等他身子痊愈,开启自己的主线,她就可以毫无悬念的与他分道扬熊,到时候找个能养活自己的差事,租间小院,养几只猫狗,过着慢活人生,这样的日子不也挺好的?
大珖朝民风还算开放,对女子的要求并未那么严格,只要你想,女人也是可以出门找工作自力更生的。
作为编剧,写写稿子、爬爬格子,在这欠缺娱乐、文学创作很是发达的年代,要混一口饭吃应该不难。
拿定了主意,她赶紧去厨房弄点吃的,瞿伯仍旧不见人影,灶台上的盆子里搁着两只已经剥皮的野兔,想来是瞿伯这几天上山的斩获。
要不就来做份兔儿面吧,兔肉是现成的,她向来喜欢面食多过米饭,多做一些也好给陆玦送去,至于他大爷赏不赏脸就随便他了。
这种老式的灶台,火候很难掌控,却难不倒她,爸妈刚走的那年,她去乡下的奶奶家住了半年,老家用的就是这样的灶台。
半年后,年纪老迈的奶奶病了,姑母、姑父把人接过去养老,她没有跟去,坚持回爸妈留给她的房子,在那里住到长大成人。
对于这种古早的灶台,她颇为怀念,怀念奶奶手把手教她的一切,怀念老人家枯槁又温暖的手,然而没等到她有能力孝顺老人家,奶奶就去了天堂。
她从来没想过,将来的某一天,那些以前觉得用不到的技能会派上用场。
家里的油盐米面都是现成的,还有她从空间拿出的蔬菜,她拿出两个小盆倒入面粉,分别加入从空间拿出来、已经打成泥的红萝卜和菠菜,用手掌将面团揉成团状,再放到阴凉处醒面。
她将兔肉洗干净,去头、去骨,切成小块,把油锅烧热,又剥了蒜,拿了几根空间摘的辣椒和一块姜,用刀将蒜瓣和辣椒碾成末,姜先切片再切丁。
等锅子热好,把三样东西倒进去煽出香味,接着放入裹了荧粉的兔肉,因为兔肉很嫩,很容易就熟了。
这时候面团也醒得差不多了,用擀面棍将面团擀平,再将面皮像折扇般折个三到四折,切成条状,抖开后下到已经将兔肉捞起,装着用蒜末姜水酱醋芝麻辣子熬的大骨汤锅里。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听到锅里开始咕嘟咕嘟冒泡,她将锅盖揭开,面条在汤汁中翻滚,浓郁的酱汤味扑面而来。
熟稔的做着这些,她好像又是以前那个拥有数十万粉丝、热爱美食的IG美食博主。
实在是编剧这个行业太过压榨心灵了,唯一能安慰她的只有美食。而一段无意中分享在网路上的深夜吃货行径影片,点阅率竟有七十五万,评论区都是催促她更新、更新快更新的留言,让她这个无心插柳、初试啼声的菜鸟,因此慢慢走上圈粉无数的美食博主人生。
可惜古代没有网路,她的IG美食博主梦只能终结在再也回不去的上辈子了。
她把大碗依次排开,先分面,微微搂了搂筷子,红绿相间的面条便顺溜的滑进大碗里,再摆上从空间拿出来、切成细丝的小黄瓜,放上煎得焦黄的兔肉,一勺酱汤迎头浇下,最后洒上细细的红辣椒圈,兔儿面大功告成。
因为不知道那位陆大人吃不吃辣,他身上还带着伤,肯定要忌口,那辣椒圈也就撒个意思意思,点缀而已,不吃的话拨开就好。
宝卧桥把面分成三份,两碗用托盘装上,看在瞿伯贡献了兔肉的分上,给他留了最大一碗。
看着托盘上比较大碗的面,她迟疑了好一会儿,既然灵泉对她的伤口有用,那是不是……也可以给其他人用看看?
想到陆玦因为伤口疼痛,整宿睡不好的憔悴面容,还有轻易就暴跳如雷的脾气,就当是给两人重修于好的路上添砖加瓦,他的腰伤还有腿伤要是能快些好,才不会像爆竹般一点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