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巴蜀之南的潮州,州中有三个人,分别叫周世龙、刘伯廉、王之臣,这三个人交往,真的是堪比管鲍之交,义重分金。
后周世龙、王之臣二人都中了举人,就一起乘船去成都府参加巴蜀的统一考试。却不想那周世龙到了船上以后,心中悒怏。
王之臣慰解道:
“大丈夫志在四方,何必为短暂的分别,而长吁短叹呢?”
周世龙道:
“我并非是为了分别而伤感,只因为贱内此时怀孕九个多月,已经快要临盆,我不太放心罢了!”
王之臣道:
“贱内亦然,只愿她们吉人自有天相吧。再说我们现在已经远行,即便担心,也是鞭长莫及呀!”
周世龙道:
“你我二人自幼便跟着一位老师学习,稍长一些又相继都中了举人,算是很深的友谊了吧。若是此番前往成都府参加考试,我们二人能够高中。
而我们的夫人又诞下孩儿的话,不如让他们继承我们的友谊吧。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是男孩,就让他们结拜成兄弟。
若都是女子,就结拜成姐妹。若分别是一男一女的话,就让他们结为夫妻如何?”
王之臣:
“我也正有此意!”
于是两个人命仆人取酒过来,尽欢而饮,彼此的感情更加浓厚了。到成都府参加完考试之后,周世龙得以高中,而王之臣却名落孙山。
无奈之下,王之臣只得先告辞回家,而周世龙则一直送王之臣到成都府的郊外十余里,在临行前,还不忘叮嘱他道:
“为兄我这里写了一封书信,希望你回去以后,能够带到我的家里,给我夫人报一下平安,顺便能帮忙照顾一下我的妻小!”
王之臣道:
“家中事情自有兄弟我的照顾,只愿你能够在成都府中出人头地,争取早日外派!”
话说完,两人遂掩泪而别。
王之臣回到家里以后,见自己的妻子魏氏生下了一名男丁,名朝栋。王之臣问孩子的生日是哪天,魏氏说道:
“乃是正月十五日辰时。而邹大人家里,在同日的酉时生得一女,名琼玉。”
王之臣听完很高兴,就把周世龙的书信,送到了周世龙的家里,周世龙的妻子李氏,早些日子已经先得了周世龙高中的捷报,又得了平安家信。
而信中,写了他与王之臣的约定事宜。
李氏很是高兴,就命婢女设酒款待王之臣,王之臣一直喝到酩酊大醉才回家。自此以后,周世龙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王之臣在帮忙处理,毫无私意。
一直到数月后,周世龙被任命为知县回来,择日就请了伯廉,来为他们二家交换聘礼信物。王之臣以金镶如意玉为聘,周世龙则以碧玉鸾钗回礼。
一直到周世龙前去赴任以后,周家和王家还一直在通书信,每月不断。
至于王之臣,在后面的日子里,又连续去成都府考了好几次,但是一直没有考上,同时也因为他有举人功名在身,成都会试无望之后,王之臣就不再奢求,反而留在家乡,担任了潮州府教育方面的主官。
及至后来,王之臣病重,就给周世龙那里去了一封书信,中间没有说其他的,只希望他能够在自己死了以后,多多提点、照顾一下自己的妻小。王之臣给周世龙的书信去了没几天,王之臣就病死了。
周世龙接到王之臣的书信以后,心中伤感,后又听闻王之臣病死,心中大为悲泣,遂让人送了几百两的白银,给王之臣置办丧事。
处理完王之臣的丧事以后,周世龙想把王之臣的儿子王朝栋接到自己身边抚养,而王朝栋却说道
“我父亲刚死不过数月,家里贫困,而母亲又寡居在家,为子者安敢远行?”
周世龙闻言颇为赞赏朝栋的孝顺,就经常资助他的学业,令之勤读,可是王朝栋的家里,虽然得了周家的资助,可惜却依旧日益衰败。
王朝栋十四岁的时候中了秀才,周世龙闻知这个消息以后甚喜,就写了书信过去祝贺。
自此以后,王朝栋更加的专心读书,可是因为家里没有人经营的缘故,更加的贫寒了起来。后来,周世龙告官还乡。王朝栋就与刘伯廉一起前去拜访。
而一同前来拜访的,还有本地的官员和乡绅。周世龙见了王朝栋的样子,自觉羞耻,心中甚是不悦。
朝栋此时已十六岁,就拜托刘伯廉去周世龙那里去说说,想要和周世龙的女儿早日完婚,却不料周世龙却说道:
“你父亲在的时候,我们两家只交换了信物,却没有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