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家伙属于早产,个头都不大。
朝朝是女孩子,比足月生的小孩小了一圈。暮暮是弟弟,个头比姐姐还要再小一圈。用赵大娘的话说,刚出生的暮暮像个小猫崽子似的,抱在手里都没有分量。得亏家里有老医仙在。两个孩子刚落地的第一个月,他老人家每天都只睡两三个时辰,其余的时间都扑在这对宝贝疙瘩的调养上。当然家里其他人也不敢有半分懈怠,生怕照顾不好。全家人齐心协力,很快宋玉枝坐好了月子,两个小家伙也一日赛一日的壮实起来。只是很快宋玉枝就有了新的发愁事项——朝朝人如其名,活泼朝气,几个月大、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闲不住。每天一睁眼,她就要人抱着出去遛弯。一开始是在家里院子里看看花花草草,后头她自个儿能走了,那光在家里逛游就不成了,她必须得出家门去。宋玉枝深知这个时代孩子夭折率极高,即便有老医仙在侧,她也不敢掉以轻心,便嘱托家里人不能任着朝朝胡来。无奈朝朝真的如沈遇期待的那样,长得跟宋玉枝极像。被家里人拒绝了出去玩的要求,朝朝也不大哭大闹,粉雕玉琢的小脸上,黑葡萄似的眼睛蓄起一包泪,然后扁着嘴默默哭泣。别说是本就疼爱她的宋家人,哪怕是素不相识的外人,看到她这乖巧委屈的模样,心尖也要软成一汪水。没办法,宋玉枝只能耐着性子同她解释,说要等她大一点,再大一点,身体更壮实一点,才能每天出门。几次之后,小丫头也不知道听懂了多少,总算没有日日要出门,改为天气好的时候,才会指着门外说要出去玩。等她再大一点,也不知道怎么,知道家里还有一只寄养在兵营里的猞猁。那猞猁虽是沈遇跟宋玉枝的定情信物,意义非凡,又是从小被宋知远养大的,通人性的很。但到底是野兽,正常人哪里放心一两岁的孩子接触?小丫头坚持不懈地对着每个人默默抹眼泪,把全家人的心都哭软了。最后宋玉枝也没受得住这眼泪攻势,让沈遇每隔几日把猞猁带回家,让朝朝和猞猁玩。朝朝也确实胆子大,第一次见猞猁就一点不怕,拍着胖乎乎的小手喊“大猫”。转头她就敢趁大人不注意,一边说要骑大马,一边往“大猫”身上爬!委实是把“给点颜色就开染坊”这句话,演绎了个淋漓尽致!相比之下,暮暮更为好带。他的模样倒没有说特别像谁,算是集合了父母的长处长的,白净秀气又讨喜。而他的性情,可谓是跟宋玉枝、沈遇都南辕北辙—— 他从小喜静,除非饿了或者尿了,否则都听不到他一声哼哼。到了三岁上,朝朝流利说话、跟大人表示自已需求的时候,暮暮还是惜字如金,从来没在人前说过一句完整的话。一家子生怕是他娘胎里带来的不足,连老医仙都为此都颇为头大,翻遍医书,为其寻求救治之法。后来还是一次巧合——兰贵妃从京中托人日夜兼程送来了几样小玩意儿,说是番邦进供的,正好适合孩子们玩。其中有两只万花筒,做的十分精巧,别说是眼下这个时代的人见了,便是宋玉枝看到之后,都不禁感叹其水平。两个小家伙自然很宝贝,一连好几天都玩得爱不释手。但万花筒里头终究有镜片和玻璃,还很易碎,宋玉枝生怕伤到他们,便只允许他们在自已跟前玩,而不让他们带回房间去。几天之后,天气正好,宋玉枝将两个孩子放在一块玩耍,她自已则在一旁看账册。朝朝失手把自已的万花筒给摔到了地上,转头她瞧了瞧自家娘亲没看过来,以为她没发现,便把小魔掌伸向了暮暮手里的万花筒。反正两个万花筒是一样的,摔了一只,她还有另外一只玩。宋玉枝看似在专心致志看账簿,但当了母亲以后,她一心二用的本事又上了一层楼。小家伙的动静根本逃不过她的眼睛。她刚想让朝朝别欺负弟弟,就听暮暮急急地开口道:“娘,姐姐要抢我的东西!”他告起状来十分流利,不带一点卡壳,哪里像是不会说话的模样呢?宋玉枝这才知道,这小子先前根本不是学不会说话,而是不想说话!宋玉枝先顾不上说朝朝,只把这小子惊喜地抱起来,“好小子,原来你没有不足,平素只是懒得说话?”暮暮这时又把嘴合上了,只点了点脑袋,眼睛还是离不开那支遗落在炕桌上的万花筒,生怕一错眼就被她姐姐给拿走了。宋玉枝真是不知道说啥好了,转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