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的普通女孩千千万万,多叶芊芊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她也会喜欢娃娃,也会喜欢少儿节目里的女主持姐姐,也会扮演动画片里的女角色。在儿童发展性别认知的时候,大部分家长会告诉自家的娃娃男女有别。于是在幼儿园或小学里,男孩喜欢和男孩一起玩儿、女孩喜欢和女孩一起玩儿并不稀奇。大部分小孩会在这个时期里有过或者看到别人有过一种经历——和异性孩子一起玩儿会被嘲笑。男孩会被说是和女孩一起玩儿的“娘娘腔”,女孩会被说是和男孩一起玩儿的“男人婆”。幼儿期是语言习惯形成的摇篮。这时候孩子的圈子就像个巨大的细菌培养皿,能够滋生出许多不堪入耳的脏话。有的孩子被家长教导禁止把脏话说出口,有的孩子会用脏话编撰“童谣”。但这些都和叶芊芊没有多大的关系。她从没被针对过,因为她一直是个喜欢和女孩一起玩耍的“好宝宝”。她很喜欢交朋友,很喜欢和自己的玩伴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是那种上课忍不住和同桌说话结果被老师罚站的人。她的家境很普通,父母没有离婚,但也会吵架。她有可供自己分配的零花钱,但不是很多,花钱的时候常常需要做出取舍。她成绩不好也不差,排名总是维持在正中间。可她爱笑,总是乐呵呵的,像个小太阳一样,看上去不会有太多的烦恼,生活也还算幸福。要数真正的烦恼,是在她上初中后迎来的。青春期的女孩子话题会有所转变,是独属于荷尔蒙爆发时的兴趣。周围的女孩子们开始对男孩子们感兴趣,而叶芊芊却对此毫无感觉。她试图融入她们的话题,却总是感到格格不入。她们谈论着喜欢的男生,而叶芊芊却只能默默地听着。她不明白心跳加速是什么感觉,也不明白被喜欢的人拒绝后为什么会哭得那么撕心裂肺。和男生对上目光会害羞吗?和男生单独处在一个空间里会不自在吗?她好像都没有。班上被抓住早恋的人一大堆,但她从来没有犯过这条不成文的禁令。老师总会在班上强调早恋对学习的危害,父母也会旁敲侧击地询问她会不会和哪家的男孩走得太近。但叶芊芊总是很令人省心,班里从不会传出她和谁的八卦,同学也擅自把她列进了“不会谈恋爱”那类人的名单。既然有这种东西,那名单里肯定不止有叶芊芊一个人。还有一个姓林的女生,从不会有哪个男生打她的主意。她自己也对男孩提不起兴趣。说起来,她其实对学习之外的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课间的时候,叶芊芊最喜欢抱着自己的书挪到小林旁边。小林即使下课的时候也在看书,很专注,但也会侧身给叶芊芊让出一个位置。 倒不是叶芊芊能够吸引她的兴趣,只是有个人在旁边的话,不会显得自己孤零零得很奇怪。叶芊芊也一样。她不是那种喜欢抱着书问学霸问题的人,只是找个地方逃避一下融入不进其他人话题的尴尬。两人平时没有什么话题,但很默契地成为了各种搭子。午饭可以一起吃,课间操可以并排站,回家的方向也一致。不知情的同学给她们打上了“关系好”的标签。虽然话不多,但她们也不是从来都不聊天的。“又有人来问我为什么不想谈恋爱了。”“真无聊。”“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这样没关系吗?”“没有男朋友的话,就当我俩就是彼此的女朋友不就好了?”……小林只是随口那么一说,接着又毫不在意地翻看着手中的笔记。她还是对什么都不关心的样子,自然也没有注意到身旁反常的叶芊芊。“要打铃了,我先回去了。”“嗯。”小林侧过身,为叶芊芊让开了出去的路。“咦,芊芊,你脸好红啊!”她刚回到座位,就听到了同桌的感叹。“欸?有吗?”她摸了摸自己的脸,又放下了手。“可能是太热了吧。”“现在才十度啊……”叶芊芊一整天都有些心不在焉,脑袋里满满的都是小林说的那句话。虽然知道小林是随口一说,但那句话还是激起了她心里的涟漪。上课时,她盯着离自己不远的小林。小林天天都扎着紧紧的高马尾,额头前秃秃的,从不把碎发放下。脸上有着很多青春痘,长得也并不算特别。但今天叶芊芊知道了一件事。青春的悸动无关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