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汴京春深 > 第一百八十三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娘吃了一惊:“黄龙府在哪里?”她虽然也略知契丹国事,对这个却不了解。

“黄龙府离我上京虽然还有千里,但女真骑兵——”耶律奥野上前一步握住九娘的手压低了嗓子道:“我虽然不知道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看这几天大赵朝中和坊间传言,恐怕新帝还是要禅位于燕王的。燕王待你,别有不同。若是能够,还请九娘念在往日我对你六姐有过仗义执言,替我契丹和燕王说上几句话。”

不等九娘答话,耶律奥野又道:“女真不同于我契丹。我耶耶他只恨自己不是赵人,大赵契丹近百年相安无事,契丹也绝无雄霸中原的野心。还请燕王殿下想一想唇亡齿寒的道理。”

九娘一凛,皱起了眉头。牵涉到女真和契丹,恐怕朝中更忌惮契丹多一些。赵栩也一直提过身为大赵子孙,当为中原收复燕云十六州。

“若能见到他,我定同他说。”九娘福了一福:“九娘送公主出去。”

***

又过了三天,朝中和坊间传言更甚,倒没有人再弹劾苏瞻了,都说新帝守灵,太过劳累,听政了半日,晚间不等到召对,就已病了。

赵梣的确在福宁殿寝殿里起不了身,肚子疼得他满床打滚。向太后看着院使,难掩焦急的神情。

院使小心翼翼地回禀:“启禀娘娘,官家怕是前几天腹中空空,这几日吃多了才——”

向太后沉下脸,转头吩咐:“把福宁殿的司膳典膳都传了来问话!”

赵梣竭力伸出小手,拽着向太后的袖子:“娘——娘!不——不怪她们!”

向太后看着他小脸都疼皱了,伸手用帕子替他拭了拭汗:“十五郎心慈,是好事,可规矩是规矩,若纵容了一个,宫里就乱套了。”

福宁殿前殿中,人头济济,正在夜间召对。平时官家坐着的御座空着,太皇太后坐在御座左下首,吴王赵棣静立在她身后。定王坐在右下首,赵栩站在旁边,听着枢密院的朱相侃侃而谈。

苏瞻皱着眉头,二府其他几位相公、枢密院的几位院事和六部的几位侍郎也都凝神听着。三衙的各位都指挥使也都在。

张子厚拢着手,有些走神。按估算,他去秦州的手下应该有人抵京报信了。

夜越发深了,赵栩走出瑶华宫,负手看了看天,转身看向步履蹒跚的定王,面上阴晴不定,思绪混乱。

定王停下脚,回头望了望那烛火微弱的方向,长长叹了口气。他已经太老了,妻子,儿子,女儿,兄嫂,侄子,侄孙,一个个先他而去。再惊心动魄的事,包括生和死,对他而言,都不过是一件事而已。每一件事,他经历的,看到的,和郭珑梧所经历的,明明是同一时期,同样的人,同样的结果,可偏偏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事。只有那些血缘姻亲,无法磨灭也无法否认。

不知道,在死去的阮玉真心里,这几十年又是什么样,在如今做了太皇太后的高氏心里,又会是什么样。

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想起赵璟赵瑜两兄弟的突然去世,定王摇了摇头,尽力直起了腰身。他答应过那些人的那些事,他尽力完成。

“走一走吧,我这把老骨头,快散架喽。”定王跨过门槛,看了看赵栩的手,他伸出自己的手放在赵栩手中,满是皱纹如枯藤:“年轻真好啊。”这孩子的心志和他的手一样,坚定,有力。

一墙之隔,金水门外传来禁军换班的声音,年轻的声音同样出自一具具有活力的躯体。

一行数十人,跟着定王和赵栩慢慢往天波门行去。

进了天波门,定王指了指西北角隐在暗夜里的三层楼阁:“那就是珑萃阁,当年郭氏姐妹就住在里面,离坤宁殿很近。好像赵璎珞住过,现在该是空着,走,我们去瞧瞧。”他信步往珑萃阁走去,今夜有些心潮起伏,抑制不住。

赵栩突然轻声道:“我想起来了,孟家先祖所著的《孟子》,曾经被后蜀国主孟敞收入十一经里!也许是孟家百多年前在成都,影响了他。”唐太宗李世民开始,中原开始独尊儒术,但《孟子》却是在孟敞手中才被列入诸经的。

定王想了想:“你说的很有可能,以前崇政殿的周大学士也十分推崇《孟子》,他提起过大赵平定四川后,为了《孟子》该不该放在诸经中,朝中曾经争论不休了一年多。最终巴蜀一派的士林还是输了。《孟子》不仅没有在大赵推广,连四川一地也将《孟子》从诸经中去除了,甚是可惜。”

两人默然走了两刻钟,停在珑萃阁的前面。因为先帝刚刚驾崩,过往巡逻的殿前司军士比往常多了许多。

有些泯灭了几十年的记忆,好像突然打开了闸口,定王有些恍惚,依稀记得这小小的院门前,只是三级如意踏跺,最与众不同的,珑萃阁的门也是小小的,只有两扇,却不是宫中常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