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子上的民居看着都差不多,但细节布置上还是各有差异,陈北尔还看到了几座正在建的毛坯房,可见这里的房子大多是镇民自己修建的。 十间里有五间都带着圈舍,养鸡的、养羊的、养猪的,都有,味道一个赛一个的重。 路上也见到几个正在忙碌的镇民,陈北尔试着去和他们搭话,但大多数都是看到他靠过来,就忙不迭跑开了,有几个不方便走的,也一直摇头摆手,很抗拒和陈北尔说话。 无奈,陈北尔只能继续探索镇子。 在镇东偏南的地方,罕见的看到了一条铺着石砖的小道,陈北尔抬头张望了一下,发现道路的尽头有一座格外高耸的建筑。 靠近了,才发现是一座石塔,塔顶悬着一个金属大钟,所料不差的话,应该是报时用的钟楼。 钟楼底下是一座木制建筑,因为抵抗红风暴的需要,镇上的大部分楼房都是石质的,这让它看起来相当突兀。 陈北尔眯起眼睛,他注意到了在中间的双开大门上方,有一个特殊的标记。 一个圆,包裹着一个等边三角形,一道横线则从三角形的等腰处,连同圆一并穿过。 圣堂的徽记。 原来是教堂,真没想到这种偏远的荒野小镇上,居然也会有唯一神的教堂。 陈北尔正想着是不是要进去,看看能不能从什么神父修女那里问到点什么,那教堂的大门却忽然打开了。 一个戴着金属护额,身穿紫黑色连衣长裙,罩着金黄披肩的长发姑娘从门里走出来。 这是圣堂修女的标准装扮,这一身衣服是可以自行准备的,只有那个金属护额,上面镌刻着唯一神的徽记,只能由圣堂下发。 修女一眼看到了站在教堂小院外的陈北尔,外来者独特的穿着和气质让她微微愣了一下,但很快她就回神,朝着陈北尔点了点头。 陈北尔也礼貌地微微欠身,正要开口搭话,却看见修女轻轻让过了身子,从教堂的门后面开始钻出了一个又一个年幼的小孩子。 很小,大概都只有五六岁的样子,他们蹦蹦跳跳地从教堂里出来,每一个人从修女身旁走过的时候,都会懂事地向修女小姐告别。 有的喊“修女姐姐”,有的喊“老师”,有的喊“芙兰姐姐”。 芙兰,大概是这位修女的名字,至于老师……很显然,在这座资源贫乏的小镇上,这位圣堂指派的修女还承担起了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的责任。